民謠這個詞我不知該怎么去給它下個定義。估計很多人都不懂。但是自從我開始聽民謠時就被灌輸?shù)氖浅C情、無病呻吟、負能量……
那么……什么是民謠?民謠又是什么?現(xiàn)在的我依舊不懂。
記得在我剛上大一的時候,我慶幸自己終于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當然只是一小部分也感到滿足。我用幾百塊在某寶上買了一把某牌子的“燒火棍”,但是我當時覺得它是一把好吉他,至少看起來是把好吉他。可是,就是這把“燒火棍”陪伴了我最低沉的時光。
我第一次接觸到民謠,是在大一,大學“129大合唱”的時候。從那一刻起便入了民謠的“坑”,至今還沒完全爬出來。
《南山南》,這首歌想必我們都早有耳聞。接觸到這首歌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拿著我的“漂亮”吉他在網(wǎng)上找視頻教學時,突然看到一個教學《南山南》這首歌的視頻,便點進去。本以為是一首山歌什么的,圖個新鮮。可是視頻中的老師彈出伴奏的那一刻,我覺得我已經(jīng)入坑了,便在網(wǎng)上搜出這首歌。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好一幅南北矛盾之語。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
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大夢初醒,荒唐了一生
詞的憂郁符合著曲子的婉轉已深深的將自己帶入那個故事之中。用一生來做一場未知結果的夢,大夢初醒,才發(fā)現(xiàn)已然荒廢了一生時光。
南山南,北秋北,南山有谷堆
南風南,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南山南》——馬頔
用這兩句來完結這首歌,為這首歌奠定悲戚的主題。谷堆、墓碑道盡一生。
說實話,馬頔在這首歌的作詞確實下了功夫,從歌詞我們也可以看到,如不譜得曲子,儼然一首好詩。
從吉他伴奏也看的出來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和弦用法、轉換。而且就算不加入人聲也成的一首幽怨的獨奏曲來。
而且當中的小插曲,一段老唱片的聲音,和后面加入的一段童聲更為這首歌錦上添花。
畢竟好的作品永遠不會被埋沒,所以,馬頔也得以以這首網(wǎng)絡金曲《南山南》而走進更多人的視線,引的無數(shù)人翻唱,其中當然包括鄙人。學的第二首歌便是《南山南》。(畢竟南山南這首歌吉他方面對這個初學者來說很難,所以雖然很喜歡。但并不是當做第一首來學習。)
后來接觸到馬頔的一系列歌曲《孤鳥的歌》、《海咪咪小姐》、《Outro》又名《凝而憂》、《切爾西旅館沒有A8301》等等。這些歌在個人覺來鐘愛度都不抵《南山南》這首。但是《孤鳥的歌》有兩句歌詞確實打動著我。
總有一天我會變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鳥
在你的籠子里慢慢的衰老
《孤鳥的歌》——馬頔
每個男人在心底里都希望是自由的吧,但是我們總有一天要變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鳥,我們會有家庭,會有孩子,會有妻子。那時,我們就會心甘情愿的慢慢衰老吧。
后來接觸到了更多的民謠歌手,如宋冬野、堯十三、陳粒、阿敬、游牧民謠系列、趙雷、何大河、花粥、李晉等等,很多的民謠歌手,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
民謠是詩,民謠如酒。
《過那橋》——何大河
作別雪峰來到小屋旁
房里的姑娘正在織衣裳
她說你要尋的人在橋旁
望向流水不見女人樣
她還說
當風雪消融的時候是最美
她還說
當霧被吹散的時候會害怕
卻相信
不過多時就是日春
春來時
你大馬紅裝迎新人
何大河,剛接觸到他是在第三季《中國好歌曲》時一首《豬老三》,當時并不覺得好聽,后來在無意中聽到何大河別的作品,欣然覺得大河的姑娘寫的真不一般。何大河只寫姑娘,所有的歌都是關于姑娘的詞。正如上這首《過那橋》。聽的我感觸最為多的便是最后兩句,春來時,你大馬紅裝迎新人。滿滿的古風詞,聽的人瞇起了眼睛,晃起了腦袋。
時過八載
你來了
為最后的歌曲收尾,沒有悲戚,修的圓滿。這便是何大河的風格,只寫姑娘的風格。還有其《小翠》、《不知》等等都可以聽到大河的嘶吼,唱出自己的心聲。
最后介紹的一位音樂人也是我現(xiàn)在一直喜歡的一位。三年多來,聽感情,聽故事的民謠聽的太多了以至于聽的自己滿身負能量,突然覺得自己很消極。便想出坑去巡游一段日子。雖然出坑,但還是得拿一兩首民謠出來作伴。
李晉,初聽李晉是一首《十月迷城》一下子就被其寫實生活的質樸所吸引,沒有愛情,沒有矯情,也沒有負能量。嗯……還不錯,寫生活,寫小時候。
從窗口滴落的時光開始流淌
我依然像孩子一樣在夢里飛
開頭的兩句,就唱出他孩子般的愿望,依然像孩子一樣在夢里飛,回憶小時候的小時光是多么的美好。
昨天風吹來的那些葉子躺在那里
它知道這里不是墳墓卻無能為力
這兩句像是寫實自然的景象,很平常的自然現(xiàn)象,落葉歸根,十月的秋風所帶走的東西。或許是通過自然來寫實什么無能為力的事情吧,或許是什么的吧,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月的天沒有下雪
風吹梧桐的果子在唱
他唱夏天被蟲子啃出的窟窿
和掉落的兄弟
多么寫實的生活,讓人心里面聽的很自然。風吹梧桐,蟲子吃果實,果實的兄弟掉落下去。無一不顯示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十月。
李晉,一個寫實生活的歌手
還有其《聽話》、《春天》依舊對愛情的輕描淡寫。
幻想再次遇見你
哪怕只是個淺淺的夢
用你那雙溫暖的雙手
再撫去我身上的塵
《聽話》——李晉
雖然三年來一直在聽民謠,可是民謠在我心中依舊是一個謎,我不懂它的含義,我只聽得它的故事,或者是你自己的故事?
以上都是自己的對一些歌的感覺和個人理解。每個人對民謠都有不同的看法:
如民謠很窮
矯情
消極
故事
詩與酒
……
不管是什么,不管對民謠有怎樣的理解,它依舊存在著。所以……存在即合理,不是嗎?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喜歡就點一下喜歡可以相互交流。如果更喜歡就關注我吧。啦啦啦,哈哈……
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
文/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