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月整體分析
(主要分析說明一月份的三個核心目標的完成情況)
感覺自己整體的滿意度在70分,在自己的興趣上(跑步健身和寫作)的滿意度最高,自己指定的目標都基本完成。在學習上,大約完成80%,一些主要的任務,因為沒有細致的分解,導致自己的畏懼情緒,沒有完成。
自己有永澄老師經常提到的『完整性期待』,每次在上午沒有完成相應的任務的時候,一旦到了下午和晚上更完不成。經常感覺內心有另一個我說,反正上午也沒有完成,今天就不要努力了,今天多玩一下、多吃吧,明天再努力。于是便破罐子破摔了。
二、各領域情況分析
(主要分析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等領域的具體情況,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數據來展示)
學習:制定1月份月度目標沒有考慮完善導致很多的意外的事情發生,導致在細節上糾結和消耗的精力過多,導致最該做的事情沒有完成。
生活:自己的生活上的滿意度最好,跑步43.16km,健身570分鐘,(沒有達標,春節年假回家),寫作也可能是之前自己的生活一團糟,在進行了改變之后,瞬間提升幸福感和滿意度。
缺點:沒有做太具體的數據分析,僅僅通過“番茄土豆”進行了任務和消耗時間的記錄。
三、問題分析
(分析上個月中最突出的問題,不要超過3個,并且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并盡可能思考,如果這個解決方案投放之后,這些問題是否會再出現?)
問題1:每天沒有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做,怎么辦?
【問題描述】前一天的晚上將自己的“明日日程清單”寫到日記本上,但是當天做的時候,經常是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任務,將最重要的拖到最后去做,有一種不敢去面對的感覺。
【解決方案】之前在永澄老師的文章下進行了說明,老師給出的解決方法是PORT模型,明確自己的目的和目標。自己反思之后,發現自己寫的目標都是模糊的,并沒有真正的分解成為最小的可立即行動的任務,導致自己有自己還需要進行練習。
問題2:一到過年和放假期間自己的計劃就完不成,不知道怎么辦?
【問題描述】自己每天給自己安排的內容太滿(前一天晚上)
【解決方案】看過老大的文章《永澄:小心,有個大坑在前面等著你》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超我和本我的矛盾就是主要原因。所以在整個的春節期間就沒有給自己安排很多的學習內容,而是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休息、陪陪父母進行交流,降低自己的學習要求,很輕松也讀了不少的書。有關『超我』『本我』『自我』的概念在《巨嬰國》中也有看到,自己準備找些資料,買一些心理學的書籍進行研讀。
四、一條感悟
(上一個月中你收獲的最大感悟是什么?至少寫出一條)
【感悟】:
1.WOOP中的工具“執行意圖”的使用。通過話術“如果……那么……”,安排自己要培養的習慣或者要做的事情,將工作和習慣(如健身)無縫的結合起來,根本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就可以進行。
2.進度可視化的效用。見識到了“打卡”和“記錄”的力量,每天自己的健身會進行打卡,打印了一個表格粘貼在墻上,寫上今天的運動的時間,并通過電子秤進行體重的記錄,明顯下降(但是遇上了『過年胖三斤的春節』,體重有所回升)。通過“薄荷APP”記錄自己的飲食和卡路里的攝入情況,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少吃很多高油高脂的事物。
3.同儕力量。在“年目標制定-入門群”和“永澄老師評論團”中,每天和大家一起討論,在永澄老師的日更下看別人的精彩評論,感覺收獲很多。最近永澄老師的技能分享,感覺價值十足。
五、下個月的主要安排是什么?
【安排】
復習Linux的知識,學習Python針對Linux的擴展,Python進行爬蟲和數據分析并搭建相應的網站。
投遞簡歷找相關的工作,并根據情況進行筆試面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