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作者:李家同
閱讀是永遠都不會足夠的。一方面,書是永遠都讀不完的;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階段,即使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因此,我們若不能隨時通過看書、看報來補充這些信息,增長見面,那么很容易就與這個世界脫節。
缺少閱讀,就如同缺乏了大量來自外界的刺激,我們整天的視野和觀念就很容易被局限,像是井底之蛙一樣,井中觀天,所見的那片天空,必定被井壁遮擋,無法觀看整片天空的寬廣與遼闊。
大量的閱讀就等于大量的練習,不只是在無形中累積一篇篇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訓練和培養寫作的能力,任何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一再磨煉之后,自然能提升自己,這是必然的。
讓孩子閱讀時,最好多讀這六種類型的讀物:
1.經典名著
2.優質的論述文章
3.法官判決書和偵探小說
4.知識性的文章
5.國際新聞
6.一般性的教科書文章
弱勢群體的孩子往往閱讀量不夠,而閱讀量不夠就缺少文化刺激,缺少刺激的同時思考也少,然后再影響著判斷能力,最終變成惡性循環。而不是簡單的不努力不追求上進。
在給孩子培訓閱讀的過程中,不要讀完書就停步,要多引導,比如除了讀,還可以上臺去講或做成PPT,多跟別人分享這本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