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你的生命無法永生的時候
你就再也不能去過那種庸庸碌碌的日子
很早就在豆瓣上知道了這樣一部紀錄電影,但紀錄片一般很少會在影院上線,更何況這是一部非常小眾的電影,原本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能在影院看到。
好在寧波民間的組織異常熱情,自發聯系影院并安排這場眾包放映會,感謝無中生有創業咖啡,楓林晚書店以及WE+聯合創業咖啡等等,讓我們這些追隨小眾,追隨特別的人們可以享受這樣一部如清流般的電影。
紀錄片的拍攝跨度時間長,也異常艱苦,不同于商業片可以大量的依托廣告植入來獲得融資和宣傳推廣,紀錄片幾乎不會在影院出現,人們知曉的也只是一些國家地理所拍攝的紀錄片。但這個世界上仍有人會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不會為了討好觀眾的喜好而拍攝,不會因為各種外界因素而放棄,而是保持著原初的心,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比如:施秋榮、胡弦夫妻一起拍攝的這部紀錄片——《內心引力》
這是一部關于7個創業者的紀錄電影,里面沒有任何一款處于互聯網風口端的產品,也沒有浮夸的融資,更沒有去大肆宣傳這些產品。而是去傾聽創始人的初心,也許我們中大多數都不是創業者,但我們能從別人的故事里尋找屬于自己的身影。
對于喜歡關注原創視頻的人們來說,對這幾個國內的獨立品牌都會有所耳聞。
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
雕刻時光咖啡創始人莊崧冽
Solife家居創始人吳永紅
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
班夫電影節中國區創始人Tina
據說,互聯網時代,從來就沒有懷才不遇這一說法,到處都是機會。于是乎,創業成為了當下的一股新的潮流,有人說,大學生現在畢業都不做簡歷,改做商業計劃書了,人手一份PPT找天使,闖江湖。也許這只是一個玩笑,但也指出了當下環境的一些浮躁。
“你如果是生意人,不可能這么選”
這是當地村民給把文翰說的一段話,為了可以獲得最新鮮最優質的食材,把文翰對待挑選食材的達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為了獲得最好的筍尖,他甚至要村民陪他一起摸進深山中尋找。以致于,村民以為他是來搞新聞調查,而不是傳統的商人。
把文翰說:“我就是要挑最好的食材,保證品質才是第一位的”。為了證明自己,他掏出身份證讓人家驗證“把文翰”的真假。或許看起來很假,但把文翰卻在認真專注的做一件事。
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喝水
這些食材也未必能給這些深山中的村民帶來多少財富
但卻可以慢慢打開與外面世界的通路
也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咖啡有什么好吃的?”
“我之前說咖啡不好吃,但我今天吃了兩杯了”
錢小華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即便你不認識他,但一定知道先鋒書店,可謂是中國文藝空間的一面旗幟了。而這次錢小華選擇了一處徽州的舊祠堂來改造,并命名——碧山書局,把隔壁的牛圈改造成了咖啡館。
作為一個外來者,他很難融入進村莊中,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里,不希望被異鄉人打擾,甚至排斥著這些商人的介入。不過,在房屋改造期間,村民們還是無私的前來幫助。錢小華也憨厚的啃著玉米對已是白發的老人們說:“開業來喝咖啡啊” ? “免費的?” ?“對!免費的”。
正式開業的那一天,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村民可以免費喝咖啡,這里的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出腳下的這塊徽州土地。也對這樣一個突然出現的書店和咖啡館滿是好奇。
最讓我感動的是,錢小華在書店保留了大量的徽州書籍,有些已經是殘缺的,并且墻上掛的都是當地村民的照片,村民看到自己的照片也不禁害羞起來。一個大媽笑著對小華說:“我之前說咖啡不好吃,但我今天吃了兩杯了”。
錢小華在這里找了一個啞巴師傅為他理發
他說
其實我們都一樣
靠手藝吃飯的人
村民們可能貧窮
沒什么文化水平
但不代表
他們沒有接觸、欣賞文化和藝術的權利
當年盛極一時的徽州文化
現在卻鮮有人知
他希望里面的人知道
外面的人也可以知道
“創造力不一定是制造出新的東西
也可以是發現一些本來就有的美好”
吳永紅,Solife 家居創始人,辭職后迷上了舊家具,并將這些舊家居通過改造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空間中。
哪怕只是給山區的孩子做一批課桌,都不惜跑到印尼親自選材,設計,監督,并不斷改良,增加友好性。只是“希望山區的貧困孩子也能用上好品質的課桌椅”。
他說:“木頭是有溫度的,不同于石頭,鋼鐵的冰冷,它的觸感是很溫暖的,帶有大自然的溫度,再到后來,就會有一種情緒,覺得萬物有靈,我不可能再去砍一棵樹了”。
快節奏的生活仍有人會選擇慢
敲敲打打
仔細端詳
保持著一個匠者的姿態
人們會說,山區的孩子不懂藝術
但是正因為他們的淳樸
反而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認知
“我不希望我的故事很蒼白?!?/b>
醫生,可能是印象中我們最羨慕的職業之一,穩定的收入和受人尊敬的目光,在溫暖的體制里舒服的活著,但張強選擇出走,只因他想做一名“純粹的醫生”,希望可以用平臺來改變一些體制下不合理的現象。
但突破體制,比突破自我更難,各類的條條框框和投資人直接潑下的冷水,讓張強的創業道路異常艱難。
在他父親的墳前,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是個醫生
經歷過無數生死
已經習慣了
我也知道我有一天一定會死
也許再過幾十年
我就會和爸爸在世界的另一邊相見。
那個時候
我想和他講講我的故事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
我的故事不要太蒼白
“這樣的小眾
也會慢慢變成大眾。”
當傳統零售業受到互聯網的沖擊,毛繼鴻,選擇了做更多關于文化有關的事情。他說:“當人們走出公寓,寫字樓和網絡世界以后,在城市的另一個地方,會有一個空間,讓他們可以真實的交流與邂逅”。
“方所”正式在不斷探索中為人們打造出的一個城市中的“文化客廳”。
“向往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后悔,無怨無悔”
整部紀錄片里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張老大,如果莊崧冽沒有遇見張老大,可能不會如此地堅定自己的信念。
張老大,守護著云南西雙版納的一片咖啡豆田地
培育三年,移植三年,又栽培了四年
結果碰上了霜凍...
盡管還是很傷感
但張老大更多的是積極與樂觀
因為,這里的每一塊田地都是他的希望
莊崧冽喊他“咖啡教父”
其實他的收成并不是很好
但任何一件事堅持做下去都是偉大的
即便早已步入中年,但張老大仍像個孩子一樣耿直
“我只想守住這片咖啡田??Х?,我的夢”。
Tina(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區創始人)在片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人的一生就算很長壽,你能夠真的去做你喜歡的事情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如果你不喜歡,就不值得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上面。所以,你一定要選擇你喜歡的地方,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包括愛好,愛人,也包括事業?!?/p>
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這件事并不容易
但你要相信
因為有一種魔力
它叫做“內心引力”
PS:非常感謝施導演為我們帶來這樣一部很棒的作品,也很幸運今天可以在現場隔空和導演進行互動對話。小眾電影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感化一些人,再由一些人影響更多的人。這個時代,需要一些特別的東西來觸動我們的靈魂。
我們用了18個月,跑了5個國家,20多個城市,帶回8萬多G素材,在剪輯臺前磨了2年,交出了這么一部講述7位獨立品牌創始人的故事——《內心引力》。這個過程,也是我們跟著自己的“內心引力”,一邊較勁一邊朝前走的過程。我們記錄故事,這些故事也反過來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堅持到最后。
《內心引力》不是成功學雞湯,它就是一群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你我一樣,生活著,熱愛著,掙扎著??措娪白罱K都是在看自己,如果你有被打動,那也許就是內心引力的作用。
施秋榮??? 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