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二白很白
1、一個口罩都還沒用完,工作就沒了
前兩天全副武裝的回了北京,剛回來第二天,朋友曉東就打電話問我們公司怎么樣了。
“目前通知先在家辦公,按社區要求隔離兩周,怎么了?”
“你們公司七八千人這次疫情應該影響很大吧?沒有裁員降薪之類的想法?”
“裁員暫時還沒有,降薪倒是有可能,你們怎么樣?”
“別提了,我就不該這么早回北京!冒著生命危險回來,結果去公司不到半天,就通知可以回去了,說是公司賬上現金只夠發最后一個月工資?!?/p>
“我本來還愁口罩管不了幾天,現在倒好,徹底失業哪也不用去了,在家待著還有房租和房貸,現在找工作的話機會少不說,很多公司都特別謹慎,這樣下去扛不了多久......”
朋友著急焦慮的背后可能是目前很多職場人疫情下的狀態,我們大家都一樣,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
2、風會吹熄蠟燭,卻會助長山火
一位CEO給員工的防疫指南里面寫道:
面對不確定性,好的組織系統會具備“反脆弱性”。危機和壓力帶來的變異,不僅僅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動因,通常也是商業模式和組織變革的最佳機遇。
大年初一《囧媽》在抖音和西瓜視頻免費放映,且不去說這事兒后續引起的各種利益方的撕X大戰,和電影本身的好壞。
就說字節跳動從提出想法到實現簽約只用了不到36個小時,6個多億的買賣,這么短的時間就最終敲定并執行,對于這么龐大的公司得是多高效。
也難怪在這次疫情下,他們全球5萬員工,240個辦公室,開工第一天就能實現業務的無縫對接。
而且通過囧媽的合作,硬生生從快手對春晚的影響蛋糕中切走很大一塊。
強悍者之所以強悍,在于當別人瑟瑟發抖的時候,他們會把冷靜的思考,投射到那個終將到來的未來。
于此同時,也有很多傳統型企業在這次疫情下艱難維持。
從董事長手撕員工不要工資聯名信的老鄉雞,到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2萬多員工待業的西貝莜面;
再到桔子酒店原創始人吳海寫的中小微企業困境。
還有很多沒有渠道發聲的中小微企業,他們只能選擇裁員降薪,甚至賣房賣地,盡可能扛過這段時間。
當然,其中也有些本就經營有問題,一直虧損不變通的企業,正好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后,把倒閉破產的鍋推到天災上去,暫且不說對錯,退潮之后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其實,這次的疫情就像潮水,帶著淺海的各種生物從高遠處瞬間拍打到岸上,然后又退去,留下一批生命在岸上自生自滅,也帶著一些能順勢的,一起回到海里迎接下一波高峰。
這世間從來就是如海浪一般跌宕起伏,但凡能夠長久的企業無不經歷各種“危與機”,能笑到最后的人也不會是沒有故事的某同學。
恐懼和擔憂必然,但能在“?!敝袑ぁ皺C”,才能最終逆境而生,絕地反彈。
3、大危機中也都會孕育大機會
大劉在《流浪地球》中有一段話: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次疫情就是如此,來勢洶洶,讓人措手不及。
一開始沒當回事兒,爆發之后覺得事不關己,延長假期更是歡欣雀躍。
到確診數字急劇增加,所有電視臺都在循環播放相關新聞;
再到身邊開始封閉小區,限制出入,復工時間又往后推遲,最后公司沒了不用回去了。
疫情還沒結束,就已經失業了。
最近經常看到一句話:時代的一?;?,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既然這?;乙呀浕魃铰涞搅嗣總€人的頭上,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不想被壓死就只有負重前行,找準機會推翻它。
洪水來臨的時候,一般能活下來的除了會游泳的還有兩種人:
要么帶了救生圈;
要么能火速找到救生圈。
大危機中也都會孕育大機會,就像很多小說里面寫的天才地寶附近都有兇猛怪獸守護一樣。
2003年“非典”危機下:電商、在線支付與物流的騰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消費領域、移動互聯網、共享經濟迎來爆發。
所以有時候,哪怕是天災人禍,咱也不能太過怨天尤人。盡快調整情緒,想想怎么去面對才是正道。
4、我們總是急于改善自己的境遇卻不愿意提升自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被困在原地
眼下很多公司企業都陸續返工,整體疫情也逐漸可控,但隨之帶來的影響可能才剛開始。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幾個月整體的招聘環境會非常惡劣,裁員降薪會是很多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而一旦很多企業開始縮減招聘計劃,對待業在家的人來說,意味著工作機會更少了,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巨變之下,眼光更要放長遠。
比起如何向公司索賠,更重要的是多想想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辦。分享以下幾個建議,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成長。
01、認清現狀,無論是個人、公司還是行業
首先要想清楚,失業是因為這次疫情還是個人能力問題。
有的公司辭退員工也是因人而異,如果你在公司某個崗位上無可替代,少了你影響公司正常運轉,那至少能留到最后。
另外,對你所處的行業和公司,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行業是不是夕陽行業?有沒有轉型機會?關鍵時期公司和老板有沒有責任擔當?
了解清楚這些,對你的抉擇終究會有所幫助。
02、居安思危,提前做好PlanB,挖掘副業潛力
所謂的提前做好備選方案,不是讓你工作的時候就隨時想好退路,而是在保證本職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去思考和挖掘其他的可能性。
利用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職業專長去鏈接新鮮事物,慢慢形成自己小圈子的影響力,有一定的個人品牌。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可能就副業變主業了。
最近有個抖音云蹦迪直播間火了,據說同時在線7萬人,四小時打賞就七百萬。
這要是那個DJ平常不關注抖音直播,怎么可能在特殊時期想到這個辦法轉型。
03、專注個人成長,而不僅僅是完成工作。
很多時候,努力工作,并不能保證你成功;專注目標,也未必能成功;
只有專注個人成長,才能保證你成功,而且還能擁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正如艾倫所說:“人們總是急于改善自己的境遇卻不愿意提升自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被困在原地?!?/p>
04、清楚自己財務情況, 條件允許的話,存點錢。
眼下這個特殊時期,比失業更讓人難受的是沒有存款。
你想想如果現在失業了,沒有找到工作的情況下,手頭的錢能支撐幾個月?
在老家的還好說,在一線城市不上班房東可不會管你有沒有收入,房租水電煤氣網費一樣不少,即便不出門那也還得吃飯吧。
所以對職場人而言,越早養成理財習慣越好,每月收入、消費、存款、理財、保險等等。
一旦養成習慣,存錢跟工資多少其實關系不大。
另外,如果這段時間實在是窘迫,沒有別的辦法的話,父母條件允許的話,千萬別不好意思跟家里開口。
不要覺得沒面子,你連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都借了還沒有或者不夠的話,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切記別去借不合規的網貸!
05、開始堅持鍛煉身體,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估計這次疫情過后,很多人都會重新審視之前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畢竟,經歷了生死,才知道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看新聞里公布的那些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大多數是之前有其他疾病,年齡較大抵抗力差的,而經常鍛煉身體好的,相對感染的概率要低很多。
可能以后熬夜加班通宵也還是很多職場人的常態,畢竟,很多時候身不由己。
但是在此之余,希望能夠勞逸結合,適當對自己身體好一點,比如說通宵一晚上,第二天吃頓營養價值高的,多吃點水果補充。
或者每天早上改掉不吃早餐的毛病,早起半個小時,做個豐盛營養的早餐,另外晚上少刷會手機,12點前睡覺。
這些其實都可以潛移默化的改善身體狀態,和工作多忙也沒多大關系,千萬別再讓自己后悔!
5、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才能成功
無論如何,疫情終將過去,而我們絕大多數人生活和工作都還是要繼續,或許這次突發黑天鵝事件,會不經意的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
但是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保持樂觀和理性,心懷希望,專注當下才是明智之舉。
正如加繆在《鼠疫》中說: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不管是否面臨失業,或者已經失業,回過頭看其實這只不過是職業生涯的一個階段。
美劇《權利的游戲》里面有句很經典的臺詞:Chaos? is? a? ladder (混亂是階梯)。
我們沒有人希望發生這次混亂,但是既然已經來了,那就面對并戰勝它!
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沒什么好悲觀的,也不要被各種媒體的負面新聞影響,要有自己的判斷。
當你身處一個社會化媒體的漩渦中,面對一個社會事件,層出不窮的各種信息向你涌來時,這種時候一定要相信。
事情的真實面目往往既不會像你看到的最正面積極的版本那么樂觀,也往往絕不會如你所看到聽到的最糟糕的版本那么不堪。
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是否能夠獨立和理性的思考,是否能夠獨立對于外界的諸多信息加以自我辨別和判斷,而不是聽風是風聽雨是雨。
所以,保持理性和獨立的思考,做充分的準備,利用這段時間專注個人成長,提升自己的同時尋找機會。
畢竟: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是可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