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最完美的完美主義者追求絕對的完美,這,便是他們的心魔。
什么是絕對的完美?絕對和相對差了什么?絕對,是指沒有任何前提條件,從任何角度看都符合;而相對,是指有一個參考標準,與這個參考標準比較起來才符合。絕對的完美要求任意一個小的細節都是完美的,而這在現實中顯然不存在。用數學中極限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假定一個人完成任意一個完美的分量所需的時間都是相同的,當你要實現一個絕對完美的1時,就要求1中任意一個0.1、0.01、0.001……的分量都是完美的,這樣分下去,要實現一個完美的1,你顯然要完成無窮個完美的分量;換個角度,假如我們不要求這個1那么完美,只要1中所有的大小0.1的分量是完美的,我們就認為這個1完美的滿足了我們的要求,那么顯然,我們只需要實現10個完美的大小0.1的分量,就得到了一個完美的1,這就是相對的完美。
在現代科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定理叫做奧卡姆剃刀,說的是“如非必要,勿增實體”。如果大小0.1分量的細節程度已經能滿足我們追求的完美了,那就沒有必要做到大小0.01分量的細節程度。
在許多實際的工程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果一個測量能夠滿足我們對精度的要求,那么就沒有必要去追求更高的精度。拿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各種屏幕的像素來說,相同大小的屏幕,當1k的像素能滿足你的視覺體驗時,就沒有必要要求更高;當4k的像素已經超越了你眼睛的分辨極限時,更要的像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其實不僅做事,學習也是這樣。知識永遠是無窮的,而人的精力永遠是有限的。現在幣圈非常流行“認知升級”這個概念,當有人虧錢,當有人錯過一波gotomoon時,總會有人告訴你,是因為你的認知不夠,你需要升級你的認知,你需要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里,把它們都吸干凈。然而卻沒有人告訴你,你現在需要做的不是把0.1數量級上的完美提升到0.01的數量級上,而是先用你有限的精力實現更可能的0.1數量級上的完美。
也許,在現實中,那些追求相對完美的完美主義者才是真正的完美,而對絕對完美的追求永遠是完美主義者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