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我們如何存東西?
我們腦袋里有個叫“大腦皮質”的地方,它就像電腦的硬盤一樣,存著我們記得的東西。但和電腦不一樣的是,人腦不能隨便加個存儲器就變大了。所以,為了節約空間,大腦得挑挑揀揀,看看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重要的就留下,不重要的就扔掉。
那么,負責挑挑揀揀的是誰呢?是海馬體。
二、海馬體:大腦的“守門員”
在我們腦袋深處,有個形狀像海馬的小家伙,我們叫它“海馬體”。它的工作就像是大腦的“守門員”,檢查每個想進來的信息,看它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只有通過了海馬體的檢查,信息才能變成長期記憶。但這個過程可不簡單,通常要一個月或更長時間,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不會一次性就通過。
那海馬體怎么判斷信息重不重要呢?
三、海馬體的“考試”與我們的對策
它的標準是:“這個信息對我們的生存是不是非常關鍵?”很遺憾,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學校里的東西很少被認為是“生死攸關”的。所以,為了讓海馬體覺得某些信息很重要,我們需要耍點小聰明,讓它產生錯覺,讓它覺得“哎呀,這個東西好像很重要啊”。
欺騙海馬體的方法是什么呢?這就有待于后續閱讀中繼續探索了。
四、兩點閱讀感悟
有意思的海馬體!確實是讓人大受啟發。下面淺談兩點感悟。
1.生活需要“篩選”哲學
我們經常覺得生活中有太多東西要記、太多事情要做。但真正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我們真心認為重要的。這就像大腦選擇記憶一樣,它告訴我們: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同等對待。學會篩選,把時間和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和事,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2.關關難過關關過,面對挑戰,用創意“過關”
海馬體像是一個嚴格的挑戰者,但生活中的很多挑戰也同樣如此。有些事情看起來很難,甚至有點“過不去”。但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用點創意,也許就能找到解決方法。記住,有時候不是挑戰本身變了,而是我們看待它的方式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