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她爹,娃她娘,還有夢想與方向,詩與遠方。
可說到夢想,我遺失了許多年,說到方向,我迷茫了太長時間。
2016年的6.4號的子夜十分,在等待與憧憬中,我迎來了二女兒布哆的降臨,名字是在懷孕百天后查出性別便戲笑“多一個女兒不多”時擬定的小名,從此,我便是個響應國家號召,有了倆寶的媽媽。
本著生完孩子好好調養身體,開開心心過每一天的宗旨,我請了月嫂和育兒師,相比大寶時,輕松而又愉悅。期間,有感而發,我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了布哆不多的一些可以稱作詩的字句,寫下了關于對生命偶然的感悟,等,朋友圈本身就是個鼓勵你去美好生活的地方,朋友的點贊,毫不吝嗇的直夸有才,看的我心花怒放,沾沾自喜。可是寫著寫著,似乎有個聲音在感召我,“你的有才也只是在外圍圈子里”,那刻,我放下了自己內心的沾沾自喜,開始找尋,想進入真正有才人的圈子,寫作人的世界。
獨自帶小寶有快個把月的時間,雖然有諸多困難,有諸多不順,但是,還好,當我遇到了寫手圈,報名了寫作訓練時,育兒師大姐又來到我家幫忙,讓我第一次的抱團取暖,共同治懶有了足夠的精力和更多的素材。
每每的作業總是能一氣呵成,不假思索的完成,還發現了自己竟然會寫小說,無非就把第一人稱換成第三人稱,然后講個他人的故事,竟然還會寫連載,我感慨于自己的潛力,當我對著自己的文章,又沾沾自喜時,我看到了林語堂大師的回歸簡樸的話語,時刻牢記在心,提醒自己。
當我每天晚上讀著多年前別人送來,至今未拆封的《明朝那些事》時,我感慨自己錯過了太多的時光,不讀書,無夢想,宛如一張白紙,無內涵可言。
當我去母親大學聽課時,我接納自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此時,重拾夢想,找回方向,為時不晚。
成為一名作家,是少年時代就有的夢想,只是我從沒有像現在如此的清晰而又堅定。
成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是自從有了女兒便有的想法,只是通過學習母親大學,現在它可以作為我努力的方向。
自從結了婚有了娃,再也沒有過年終的回望和規劃,且不去管“抱著大腿,直呼錯過”的后悔和自責,全當我停下來生了兩個娃,過了幾年平淡的日子,雖沒有夢想,但是正因如此,我才能心安理得的窩在家里,呆在廚房里,做著四菜一湯等待愛人的歸來。
當我的第一次訓練寫作占用了太多的時間,招致了愛人的不平衡和抱怨時,我似乎沒有意識到生活才是第一位,我心里說著,“你希望我一直像豬一樣的活著,可是我卻長著一雙鷹的眼睛,人的心。”,實則想想,向來他都是支持而又相信我的,我不能一味鉆進我的自我生活,而忘了愛人和孩子的存在,那樣,反而有失夢想的意義。
即使對于做事一向認真到廢寢忘食,物我兩忘境地的我,是個挑戰,我也需要努力,把家庭生活放第一位,寫作和學習緊隨其后,不過,這也剛好可以治治我的時間管理,斷舍離時的不狠心,選擇綜合癥,拖延癥。
關于綜上的種種,先簡單制定下2017前三個月的計劃,因為好久沒有計劃過,未免有些生疏,且不敢,不敢妄言一年的,不敢發誓什么的,不敢有太多的期待,只希望能把四分之一的時間過好,然后復制。
一,帶好二女兒,給予她足夠的照顧,讓她快樂健康的成長。
二,堅持與大女兒親子互動,閱讀,做好高質量的陪伴,看其優勢,不糾結毛病,相信她有美好的未來。
三,發自內心的照顧到愛人的生活,體貼,關心。
四,寫作,堅持每天至少一篇或者連載一章。
五,學習,母親大學的課程盡可能的都去參加,微課堂和喜馬拉雅聽書里的各種學習繼續。
六,讀書,一周一本書,且寫讀書筆記。
七,健身減肥,終極目標是105斤。
八,公號開通原創,并學習下運營和公號發文方向,
九,旅行,帶大女兒周末登山或者一家四口出行,
十,斷舍離,扔掉家中不需要的東西,戒掉心里會有的負面情緒。
夢想的重拾不容易,感恩二女兒讓我有了這樣的靈感和契機,夢想的開始很簡單,遇見了就開始,唯有夢想的堅持,很難,那就點滴的做起,一日不拉,一日不停,朝著方向,追尋夢想,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堅持堅持再堅持,我深知,凡事最怕堅持!
加油,自己,只為遇見未知的自己,發現潛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