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藕斷絲連,剪不斷,理還亂,是那份心里面多淡淡的鄉愁感。
你要問我那座城市有溫度,我還真的不好回答了。大城市真正有溫度嗎?你們不會捫心自問嗎?有的,但是少的翎毛鳳角吧。
故鄉就是八九線的農村小鎮,算不上“城市”。
城里的人想去,我也想回去。當年陶淵明要尋找的桃花運可能就是我的故鄉吧。姑且讓我吹個牛唄!
他們說:城里的人羨慕農村的山水田園,農村的人羨慕城市的燈紅酒綠。
你又是那一類呢?
現在的小鎮與世隔絕算不上,但是人間仙境,江南人家的小橋流水,悠然自得還是可以算上的。有機會去一去就知道了。說不定遇上我哦!
離開了才知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若失感。
真真是: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我們每一個都可能對故鄉有著一點說不出來,不可言語的感覺。
我走的遠了,卻感覺故鄉就在眼前。而當我很近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她的美麗迷人。
《邊城》中的開頭:
由四川過湖南去, 靠東有一條官路。 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
“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
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 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
官方解釋:? 邊城鎮(原名茶峒)
邊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邊城鎮,原名茶峒,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一腳踏三省”。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把茶峒優美的風景、善良的風俗和淳樸的人情等融為一體,勾畫出田園牧歌般的邊城風貌,引得國內外無數文人騷客前來觀光采風,從而帶動了當地旅游業。
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為邊城鎮 。為與國內其它以邊城為名的地方相區別,媒體常以邊城茶峒指稱該地。這里西與重慶秀山縣接壤,南與貴州松桃縣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漢族人口居多,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
邊城鎮位于花垣縣西部,距縣城25公里,西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和重慶市秀山縣的洪安鎮接壤,北與重慶市秀山縣的峨蓉鎮隔河相望,是湖南省的西大門和湘西四大古鎮之一。319國道和G65包茂高速公路及清水江貫穿全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邊城鎮有邊城翠翠島、百家書法園、清水江畔的苗家吊角樓、邊城古鎮的林立店鋪及青石板街、保存完好的古鎮城墻、太平軍石達開西征將士牌位,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宿營指揮所、八排瀑布、仙人洞等旅游文化景點、還有苗族古村落磨老、苗疆避暑勝地南太村等鄉村生態旅游地。
——以后不要問我是哪里人了。逗霸從來湘西,湖南人。少數民族——土家族!
十八歲以前我在這邊的小縣城讀小學,初中,高中。
十八歲后一個人,背上重重的行囊,一個人在外邊求學。
喜歡沈從文先生的文章,讀過十之八九作品。
故鄉好遠,阻隔著萬水青山。
故鄉好近,閉上雙眼,便能看見。
一日三秋,情隨事遷,有些東西我們會漸漸遺忘,但故鄉的根不可忘,不會忘記我們從那里走向世界。
邊城是世界的邊城,世界也屬于每一位從這里走出去的邊城人!
要走多久我才可以回到這里呢?
回故鄉吧,在外地流浪的孩子啊!會的,時間問題。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有一天會還鄉的,至于衣錦還鄉以后再說吧。不論窮還是富有,都得回去看看。
出門在外的孩子,都想家的。
說不想是假的。
突然就想起了賀知章那么一首詩: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每一年都會在我們這個小鎮舉辦各類活動。端午節,中秋節最為熱鬧。
還有燈會,四方八面的人都會趕過來看。
現在聽他們說還有酒吧呢!
可以邂逅相遇夢中情人呢!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憶江南,憶故鄉,憶邊城。
一個人走得遠了,總是對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牽掛。
我牽掛,我想念高中時的同窗。
我牽掛家里漸漸年老體衰的父母。
還有在門口等待的老土狗。
牽掛故鄉的一畝三分地。
想吃臘肉香腸,想和女兒紅,酒鬼酒。
還有遠方的姐姐。
在所謂大城市很少看見真正的月亮!沒有霧霾,沙塵暴就不錯了。
最后一直能輕輕感嘆一句: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了。
是的,今夜,想到了故鄉!
逗霸欠之/整理 2017/10/30星期一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