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與《邊城》會面是高一時看的電影,待到大一真正閱讀紙質《邊城》,影片里的畫面一幀一幀撲面而來,樸質純潔的熟悉感。
但影片畢竟與書本有所區別,影片之中只能看到角色們神情變化,卻不清楚他或她到底在想些什么。翻閱書本時,我清楚地感受到了翠翠天馬行空的小女孩思想,很是靈動。
但,就如我第一次接觸《邊城》一樣,我始終覺得這是一個悲劇,正如書本的封面上寫著的:一首哀婉凄美的湘西田園牧歌。
看完《邊城》第二天,我在腦中細細回想故事情節,心底不由地漫起細細淺淺的感傷情緒。
翠翠的父母親為了成全他們的愛情,一個服毒自盡,一個在月子期間故意多飲涼水死去,留下翠翠和爺爺相依為命。翠翠從不曾見過雙親,只從爺爺口中得知關于父母親的事情。《邊城》一書結尾,儺送離開茶峒,其中有一個原因是翠翠不曾表露過自己真正中意的人是他,致使儺送感到追求翠翠無望,傷心離開。翠翠從小與大山河流為伴,盡管有爺爺的關心疼愛,但終究是少了父母的關愛的,這也許就是翠翠羞澀膽怯,對于儺送的追求不予回應的原因,翠翠不是不想,而是不會,不會表達愛,不會愛人。
書中對于儺送有許多描寫,“氣質近于那個白臉黑發的母親,不愛說話,眼眉卻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為人聰明而有富于感情”,“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奢,不浮華,不依勢凌人”,“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錦雞”,“年紀輕輕臉黑肩膀寬”。翠翠十三歲那年與儺送初次見面,一開始對儺送的好心幫助產生誤會,后來誤會解除,心中就對那個陽光一樣的少年難以忘懷了。而儺送,也深深記住了這個“天真活潑”的秀美女孩。
意外的邂逅似乎總有起伏跌宕的后續發展。
翠翠的爺爺本心里是想讓翠翠自己決定要嫁給誰,嫁一個讓她覺得不委屈的人,一直拖著天保的求親沒有答應。直至后來天保出意外溺死,順順一家對翠翠的爺爺產生誤會,心里有了一個撫不平的疙瘩,儺送與翠翠的故事似乎就不可能再繼續發展下去了,分明不是翠翠和儺送造成的,卻近乎于是要犧牲他們之間的愛情,實在是難解的局,很是讓人心酸......
翠翠的爺爺在一切脫離掌控預料發展,順順一家冷漠對待他,感到對翠翠的未來過分操心,回憶起難過的往事之后,終于身心俱疲倒下了,在一個大雨如注,電閃雷鳴的夜晚靜悄悄地離開了人世。翠翠在第二天發現爺爺已然離世,大哭不止。我一方面擔憂起天真的翠翠今后孤單一人的凄苦生活,一方面為翠翠爺爺懷著遺憾離開世間感到無比的心痛。
在爺爺入葬之后,楊馬兵來到翠翠身邊陪伴,說到許多年前他還做馬夫的時候,牽了馬匹到碧溪岨對翠翠母親唱歌,而翠翠的母親并不理會他的事情,苦笑如今自己竟成了翠翠這個孤女在大山里唯一的依靠。
結尾順順和楊馬兵商量將翠翠接到家中當二老的媳婦,之前難解的局似乎是解開了,然而,儺送因為心中愧疚和沮喪離開了茶峒多年也不曾回來,與翠翠的姻緣似乎斷了又似乎還在??上е噙€存了那么點念想,期望著儺送解開心結回到茶峒,知道翠翠一直在等待他,能夠成全他們自己。
翠翠家后的白塔塌了又重新建起來,美好的田園生活還在繼續,卻和之前終究有了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