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碼正式的文章了。不是沒有題材,只是不想寫;怕寫了就失卻了那種珍藏的感受。但終究是提起筆來了。
近來,我做了幾個決定。一是咬了咬牙用自己的工資交了德語A1、A2學費,并開始了我的新學習生涯;二是盡量早睡,盡量少看手機或平板,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目前的成果并不顯著,但我要努力“逼迫”自己養成好習慣,讓自己的時間發揮它獨有的價值。
三是盡力養成經常(最好每天)寫文章的習慣。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畢竟這么久沒有鍛煉自己的文筆,確實退步了不少。但我從來都是以真誠作文,能打動自己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內心體會,所以諸如文筆文采,我相信會慢慢提高的,只要我想不斷提升。
明達(以后我就這樣稱呼自己),首先你要相信自己的價值,自始至終。只要你在往前走在往前跑就一定會進步。給予自己信心和決心很重要。其次就是當你心情低落的時候,多看看書多寫寫文章。不說別的,至少,你是愛文字的,與文字同悲同喜至少你不會感到無邊的孤獨;文字或許會給予你力量,也或許會點亮你的路,為你拓展思路等等。當下的視野比拘泥于思索當下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方案重要得多,因為思考方法能夠解決的是一類問題,而不是某一個,它讓你從中舉一反三,更好地將問題處理升華為減少一類挫折的概率。
這是一場馬拉松。雖然我最長只跑過半馬加550米,但且不談人生,成長的這場馬拉松我必須跑,所以必須跑得又有效率又有水準。這說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更是我對故人故去的自己的交代。我不是完人,外界的督促并未完全轉化成內動力,但無論如何,通過什么途徑,我都要不負于賦予我的寶貴時間、身體及能力。
上次寫“在這生,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清單。別人洋洋灑灑寫了幾百條。我仍然記得,我寫了一百多條就寫不下去了。因為寫到七八十條的時候,已經有能讓我落淚的句子了,只是我忍著。我卻無法忘記,正如我無法忘記那些人生細節,那些足以讓我動容的都是小到微不足道的細節。比如小學一年級第一次捧著“第一名”的獎品;比如六年級第一場作文就被當作范文通讀;比如初中勤奮得每天如一日;比如高中第一次物理測驗的胸有成竹……那所有的細節,都是我記憶深處的珍品,我從來沒有刻意珍藏它們,但它們總是在我人生黑暗的時候默默亮起,成為一盞心燈,告訴我來時的路,和來時的夢想。
最后我得出的結論是,我要盡力創造我所能創造的最好,用盡我生命的力量,或許沒有理由,或許只是不想浪費“自己”。這不是自負,我知道自己渺小,但天生每個人都有可能性發揮出他的最大正能量,只是要靠后天不懈的錘煉和拷打。也雖然我已經懂得“拈花一笑,舉重若輕”的道理,我更懂得人世間的疼痛需要我,人世間的愛將與我互相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