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花飄香佳節到,金秋十月倉斗滿
? 在這個落葉飄飛的季節,夜空繁星點點,玉龍廣場熱鬧非凡,爺爺聽到外面唱的紅歌想起了當年的他,也就是新中國剛成立的那個時候。
? 那時的夜空漆黑一片只有一丁點微光,旺蒼是在第二年才解放的,緊接著就是剿匪清特運動,也是在那年雙匯鎮洪水暴漲,一輪船翻船……那時的旺蒼飽經風霜,可不像現在一番‘神州大地繁花似錦,祖國長空樂曲如潮’的景象。
? 國慶節的那一天,天蒙蒙亮的時候,就可以隱隱約約聽見陣陣紅歌聲,看到那些帶著紅領巾、穿著整潔校服的小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歡慶他們的國慶節;各企事業單位也會掛起紅燈籠和橫幅,用“歡度國慶”等標語,或是舉行文藝晚會來慶祝國慶佳節;廣場上則擺放著標語字樣的盆景和氫氣球,還有飄蕩在半空中的紅旗,這就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國慶節……
? 行走在街上,五星紅旗掛滿了街頭,隨風飄動。在‘國慶黃金周’里,旺蒼人有著自己的過節方式,要么是一次喜憂參半的舉家出游,要么就是一次徹徹底底的放松休閑,或者是一次久違的探親訪友……
在國慶的最后,或是人們一天都慶祝累了,所以最后都聚集在玉龍廣場,為節日畫一個圓滿的句號。這是人山人海的玉龍廣場,在夕陽西下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輪美奐。它披上了節日的盛裝,點綴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就好似天上的繁星,讓所有人沉迷于其中。伴著歡快的音樂,廣場舞的大媽踏著節日的步伐,與往日顯得與眾不同。小孩子們嬉戲打鬧,大朋友們談笑風生,老人們說著革命的往事,偶爾還偷偷的抹著眼淚……
? 夜幕更深了,晚霞也漸漸捎去。旺蒼傍晚景色卻依然十分秀麗,雖少了自然的顏色,但家家戶戶的燈光和路旁的霓虹燈成了夜晚的主角。抬頭看著萬家燈火,我想這個時候的旺蒼人應該都看著文藝晚會吧,這就是他們濃濃的愛國心和熱烈的中國心吧!
【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國的概念可能太過朦朧,而家才是漂泊者的避風港,流浪者的心靈驛站。回家--一個誘人的字眼,但對于獨在異鄉的旺蒼人眼里,那不過是一個溫暖卻又遙遠的念想。
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生活、家庭,他們單槍匹馬的在外打拼。他們的居所狹小,飯菜簡單……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里,他們只知道拼命的打拼,才能讓家人過得更好,才能物質充足,人前人后不低頭。這樣的人,或許只有自己知道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卻很無奈。
他們的國慶節,咬咬牙買了點金貴的東西,一股腦又全寄回家里去了;買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卻總是要過好久好久才能吃完;想去逛逛街,也沒有什么人陪同;和身邊的人聊聊天,卻總是插不上一句話;特別害怕自己生病……而最苦的莫過于總被人瞧不起,還沒有人理解你。
現實中像他們這樣的人,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或許是自己的親人,或許是自己的朋友,也或許是自己……但他們都明白: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其實這些人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也有夢想,不過后來他們長大了,明白了還有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家,明白了這一輩子不能只為自己活,還有家。好在信息時代,網絡拉近了他們與家的距離,在過節的時候也能和家人說說話、嘮嘮家常,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當我們唱起《國家》這首歌時,在五十萬旺蒼人心中已凝結成了一個主題:愛國,愛家,愛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