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國慶節對我來說,今年第一次國慶節沒有回家,一個人度過國慶的前半截,后半截又出去旅游了。一個國慶體會了在家黨和旅游黨的兩種生活。
在家呆了2天,10月1號和10月2號,也許是節日的特別意義吧,這兩天我心理覺得特別孤單想家。不同于以前每一個獨自度過的周末,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包裹著我——試著把這種心情寫下來,然后和同事聊天,吃飯,緩解了很多。也有可能是身體有點不舒服,在我躺著床上聽著樓下行人的走動聲和飛機飛過轟隆隆的聲音,想起了家里弟弟妹妹打鬧時的場景,當時覺得很煩并且大聲喝止,讓他們保持安靜,但此時卻想聽聽那種熱鬧。
這兩天早上我每天都花上一個小時進行慢跑和快走,為了12月份到來的廣馬做準備,這也是我第一次跑了5公里以上,沒有什么很難辦到,我以前是被數字嚇到了吧,走完之后看看步數,再看看我身體也沒有任何的不適,其實還好關鍵是要去嘗試。不過也才10000多步,朋友圈里面的20000多步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辦到的?我原本以為這就夠多了,卻沒有想到晚幾天來到北京走的路比這要多很多,每天都快到3萬步。幾乎每個景點,都是不停地走,人很多走馬觀花地看著,排隊的時間比觀光的時間還要多。
這次在北京見到了闊別一年的大學同學,微信上面雖然時常有聯系但卻沒有再見過面。見面的第一印象是瘦了,但還是原來的樣子。原來一個黑黑瘦瘦愛笑愛鬧的女孩現在變得更瘦了,黑還是一樣地黑。她說她在北京的工作很累,最忙的那周每天只睡了3、4個小時,周末也不例外,工作告一段落后老板給她們放了半天的假睡覺。這是一種我難以想象的時刻,在假期里面她還惦記著實驗室里面飼養的小魚,她還是和以前一樣認真負責。
在大學時,她就獲得了好幾次獎學金,學習十分努力用心,考試的時候我們大多會復印一份她的筆記。一個十分認真的人,她現在每天都是做著相同的實驗,從一次次實驗結果中尋找差異,重復和枯燥的工作,但她卻干的十分熱情,力求把每一次實驗都做好,現在她也開始帶著新人做實驗了,但是也會為了未來而擔憂……
北京留給我的印象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多,無論是我們4點多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時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位子還是在國家博物館門前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進去參觀。網上流傳的人多并不虛傳,全是人,哪里人都多,拍照都得排著隊,不過令我感到吃驚的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很有次序地排著隊。
旅行一次還是有很多不同的體驗,這篇流水賬似的文章就是我這段時間的一點小小感悟了。感受到了南北巨大的天氣差異(從廣州的20多度到北京的十來度),再到畢業后同學的重聚,于我來說都是一種很難得的體會,在旅行中改變固有的生活模式也是對自我的一個小小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