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黃護士長晚查房,每到一個科室,我們倆查完該查的內容,總喜歡看看別的護士長有沒有值得學習的管理細節。
查到內二科,二個小本本讓人眼前一亮。
一個是《護理質量改進反饋本》,簡稱A本,一個是《護士請假本》,簡稱B本。
有人也許會不屑一顧,這么有什么稀奇,不過就是一個護士留言本,分了質量和排班本。
真的嗎?當我們翻看這兩個本本,并詢問了科室的護士,發現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細節:
1.這兩個本本己用了五年左右;
2.護士習慣一上班就翻看兩個本本;
3.A本里面有護理部、護士長、組長、甚至普通護士的反饋記錄;
4.B本里面申請排班照顧的少,請假大家也都按規定程序主動執行;
面對這一幕,我不禁想起這些年我在這兩個本本上踩過的坑。
那些年我們也弄了個A本,只是名字不同,從溝通本到糾錯本。但是反饋人就是我一個,弄去弄來就是護士長寫,護士們寫得少,以至到后來就不了了之,不知跑到哪個角落了。
B本也弄過,讓大家在排班本上寫上休假要求,結果有的時候出現好幾個人要休,只得一個一個排查要求,遇到個別不理解的,就會爆發沖突。最好只好規定非重大事宜(直系親屬或自已紅白喜事或生重病)能協調班次,其它情況不能協調排次。
為啥內二科AB本就能落實得又可行又受歡迎呢?
內二科的護士小云自豪地告訴我們:“我們每天一上班,習慣性就會打開A本,看看有什么小問題自已做錯了,對照后馬上改進,院內護士長知護理部檢查的問題也主動記錄,久而久之,就不會互相埋怨,工作也變得主得自覺。自己的確有急事,需要請假或協調班次的,就在B本寫,這樣蠻有安全感。”
是啊,A本減少了科室內耗,引導護士們關注手邊事。B本明確了請假要求,讓護士們上好自已的班,理解科室無閑人,你的請假就意味著他人的付出,感受到科室的關心就在身邊。
這樣的兩個小本本,讓護士們工作順心,安心,如何不受到歡迎呢?
而內二科李護士長在AB本落實上做得好,概括為十六個字:明確目的,堅持底線,雙向溝通、痕跡記錄。
明確目的:明確設立兩個本本的目的是為了推進科室管理,便于信息及時傳遞!A本,分記錄要求與每月科內質控重點。B本,附錄國家休假規定、院方請假期間待遇發放規定、科內請假內部規定。
堅持底線:質量反饋本上記錄并非都無懲罰,請假需求不是都能核準!
雙向溝通:搭建護士長與護士、組長與護士的、護士與護士的雙向頭痛橋梁。
痕跡記錄:對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進,并且有據可查。
所以,內二科成功用好了這兩個小本本,避免了在質控和請假上遭遇的科室護理管理的若干坑坑,讓護士主動自覺地做好質控,遵守請假制度和規定,最重要的是,做好了制度與人性化的平衡,讓制度進入到日常管理的細節。
做好細節管理,把握制度與人性化的平衡,原來僅用兩個小本本,就可以做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