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惠券到底是什么鬼?
在逛淘寶、超市購物時,經常會看到兩個象限:
①促銷、優惠券
②會員價
為什么商家要將價格作不同的區分呢?為什么淘寶的優惠券永遠也領不完?
其實,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桿秤,并不是所有人對商品的心理預期價格都是一樣的。
舉個栗子:電影院的爆米花賣15元一桶,A覺得這簡直是搶劫賣5塊錢還可以接受,B覺得有點小貴10元錢的話會買,C覺得15元很合理是看電影標配。然而爆米花實際的成本只有3元錢。
如果實行相同的收費標準,電影院的利潤如下:
定價15元時,只有C會購買,利潤=15-3=12
定價10元時,B和C會購買,利潤=(10-3)*2=14
定價5元時,ABC都會購買,利潤=(5-3)*3=6
有沒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呢?這時代金券就可以發揮作用了。電影院給A一張10元券,給B一張5元券,不給C發券,爆米花定價仍然是15元,這時電影院獲得的利潤如下:
(5-3)+(10-3)+(15-3)=21
以上的例子是一個簡化了的非常理想的場景,在實際情況中,消費者并不會明明白白地告訴商家他心里期待的價格到底是多少,能精準命中消費者的預期,合理派發優惠券是對商家運營功力的挑戰。
但是通過上面的例子能夠看出,優惠券是一種幫助商家進行價格歧視的重要工具,通過善用優惠券,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預期,能讓商家贏得更多的利潤。
二、優惠券對商家的作用
1.實現利潤最大化
當價格固定時,商家只能從固定的一群接受當前價格的消費者身上獲利,而價格歧視后出現了多檔價格,商家可以從新增的消費者身上獲取價值。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2.對用戶進行分層
“窮人”指價格敏感,愿意付出時間成本來搜索優惠的人。“富人”指不在乎優惠信息直接購買的人。前文已經提到,因為消費者不會主動告訴商家自己的心理預期價格到底是什么,通過發放一定的優惠券,商家可以把有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費者區別開來,進行長期的用戶管理。
3.緩沖漲價
在商家想促銷時,如果直接降價,之后再想漲價就很難了。而當經營成本增加、遭遇通貨膨脹等情況不得不漲價時,突然提價對消費者來說也很難接受。這時通過代金券可以維持價格,又能俘獲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4.便于宣傳
無論是實物優惠券還是電子優惠券,都可以充分被用作活動宣傳的載體。重要的是在優惠券中加入分享因素,擴大影響范圍。
三、優惠券對用戶的影響
1.刺激消費
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2.增強用戶粘性
有時候獲取優惠券并不是那么容易,用戶甚至需要搜索、下載、打印、兌換。年輕人和消費能力有限的學生族更愿意這樣做。因此有人將這類用戶標記為低價值用戶,但是其實并非如此。
比如餓了么紅包,用戶經常是一些高頻消費且經濟能力不差的白領族,卻愿意在網上聚成論壇和QQ群分享優惠碼,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超出了單純占便宜的心態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