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學院 仉新祺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畫的立體,來自于它的陰影。而法國導演奧利維耶·特雷內則深諳莫奈先生這一名言,并將其貫徹于電影制作之中,在電影《調音師》中,導演將暗色作為基調,大片大片的陰影與微弱的橘黃色燈光相交映,借陰影烘托人物情感,使阿德里安的人物形象變得立體明了。
阿德里安作為一個功敗垂成的天才鋼琴家。在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之后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冒充盲人以騙取人們的優待。在他身上存在著太多不穩定因素:扭曲的心理、難料的危險、未知的結局。當阿德里安在跳舞的女孩家給鋼琴調音時,導演通過調整輔助光,給阿德里安打上了陰陽臉。作為盲人,阿德里安得以見光,去接受這個世界給予的善意,而作為正常人,他只能隱匿于黑暗,去窺探別人的生活。這是阿德里安的兩面性,也是陰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的立體感。
而在光線柔和的咖啡館,導演也選擇了在人物的右側打上輕微的輔助光,正是這樣的陰影,暗示阿德里安即使走出房間開始新的工作,也并沒走出失敗的陰影,借燈光表現人物心理狀態,潛移默化的增加了人物的立體性。
同時,導演安排了阿德里安的老板與阿德里安形成對比,老板的坐姿一直將重力放在右邊,使他的臉也向右偏,讓左半臉也盡可能的照到光線,所以在同樣的環境下,老板的面部色差明顯小于阿德里安,但又不造成跳色。借此表現老板相對比阿德里安來說健全的人格和在阿德里安冒充盲人這件事上的理智的態度。也襯托出了阿德里安的面部陰影之深重,更進一步表現了他心理上的扭曲。
導演通過打光產生的陰影,直觀的向觀眾傳遞視覺信息,立體化了阿德里安的人物形象。而其這樣的創作方式,也為其他導演在表現人物方面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