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調音師》是一部只有14分鐘的法國短片,榮獲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主人公阿德里安是一個學習鋼琴有15年之久的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由于心理素質低失敗了,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掙扎,他不再彈琴而是做一名鋼琴調音師,而且還偽裝成盲人鋼琴調音師。因為這樣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別人會認為他聽覺更加敏銳,并由此獲得更多的便利、同情和小費,甚至可以窺視到別人的隱私,他非常享受這種生活狀態。
有一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按了幾次門鈴,女主人不想讓他進門,他卻以盲人的身份說來一趟不容易,非要現在進門工作,讓對門的鄰居都好奇的開門出來看。
于是,女主人開門只好讓他進去,然后順手把門“咔咔咔”的轉了幾圈鎖住了。在女主人鎖門的時間,阿德里安假裝盲人摸索著前進,不料腳下一滑摔倒了……女主人慌忙把他扶起來,說是家里裝修打撒了一桶油漆,讓他把衣服脫下來換洗一下。
阿德里安在慌亂中看到沙發上坐著一個血淋淋的死人,他震驚了一下就恢復平靜,繼續裝扮盲人。按照女主人的要求,把衣服一件件脫了交給她,黑墨鏡也被女主人摘走了。
女主人拿了阿德里安的衣服到房間里去了,阿德里安開始修鋼琴,邊修鋼琴邊自我安慰,說自己表現非常自然,真該得該死的奧斯卡;同時,還在不斷的猜測死人是誰,女主人會把衣服給他穿,他會安然離開。突然,他想到他的衣服里面有一本筆記本——就在他進門之前還在門口翻看筆記本(對方不開門才核對地址),盲人不應該有筆記本的,更不會記錄近期的信息。
哪怕想到了筆記本,阿德里安還是規矩的修鋼琴,女主人的腳步聲也慢慢地從房間里踱出來,他還是一如繼續的裝扮盲人,直到女主人到了他身后,手里拿著鋼釘噴槍靜靜地對著他的腦袋。
這時候的阿德里安緊張的不知道說什么,于是不由自主的彈起鋼琴,還要幻想他只要繼續鋼琴,女主人是不會殺他的……電影在這時候結束了,然后在黑幕中聽到一聲“噗”響……
阿德里安應該被殺了——可以說是他選擇的。
阿德里安發現死人后,女主人拿他的衣服進房間了,他完全有機會起來博斗,女主人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可他選擇繼續裝下去;想到筆記本證明他不是盲人的事實后,可能還幻想女主人沒有發現,還在繼續裝,結果把自己裝死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是因為膽小懦弱,在鋼琴比賽上心理失調,裝扮成盲人獲得別人的更多同情幫助恩惠。于是,發現兇殺現場后,膽小懦弱令他大腦一片空白,不敢起來抗爭,還以為自己裝盲人裝的很像,就這樣,他自欺欺人的裝下去了,把自己裝死了。
阿德里安平時騙人久了,把自己也騙進去了,結果把自己騙死了。
這部短片值得反復看幾遍,會獲得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