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過午飯,給姐姐買的粉紅色的水中套圈水果機到了。
我跟姐姐還有妹妹三個人把快遞取回來,剛好孩子爸爸也下班回來。
于是我就進廚房忙著給孩子爸爸熱菜。姐姐和妹妹就去拆快遞。
當水中套圈水果機被拆開的時候。漂亮的粉紅色吸引了妹妹。兩歲半的妹妹就想要,可這是給姐姐買的,姐姐不同意。
沒有辦法的妹妹只好以哭鬧來發出請求。但是姐姐依然不同意給妹妹。
孩子爸爸看到妹妹哭的傷心。就走過去,把妹妹抱起來,并且給妹妹看了一集小豬佩奇,來讓妹妹情緒穩定下來。
為何只買了一個?
前一陣子,外公給姐姐買了一部是橙色的。給妹妹買的是其他的玩具。
前兩天,妹妹發現原來那個水果機那么好玩,不管怎么樣就想要。
于是,我就找姐姐商量。把這個給妹妹,媽媽在淘寶上再給你買一部。在購買的時候姐姐選了粉紅色的。
沒想到,就因為顏色的不同,中午又引發了激烈的爭奪。
當我看到妹妹在看佩琪時,我走到姐姐跟前,心平氣和地跟姐姐講道理,試圖說服姐姐:
“妹妹小,只是一時的新鮮,你現在剛買回來,她看了喜歡,可能玩兩下她就不玩了。你相信媽媽,你現在借給她玩,她玩一會兒,就睡覺了,媽媽就把它還給你。”
但不管我怎么說,姐姐就是不同意。這時孩子的爸爸說話了:“不要講道理了,如果道理有用,她就不是孩子了。”
是呀,孩子是活在當下的,她專注的是當下的感受。當下的感受不舒服,跟她講再多的道理,都沒用!
其實,當下我也被情緒控制了,急于說服姐姐解決問題。因此造成了無效的溝通。
午飯過后,愛人又匆匆的去公司上班。我弄完妹妹午睡,打開手機,看到愛人給我發了一篇名為《被誤讀的猶太教育》文章鏈接。
文章從:對猶太教育的“粗俗化”解讀;家庭教育塑造一切;危機教育和責任教育成就精英民族;這三緯度來剖析我們對于猶太教育的片面看法。
我們都知道猶太國家非常小,但是,它卻控制著美國30%的經濟。誠然,猶太人的教育是成功的。
如果他們的教育不成功,就無法解釋猶太民族人才輩出、創造諸多奇跡的社會現象;這也是猶太的教育一直都備受矚目的原因。
當我看到猶太人的家庭教育這個板塊時,我被深深的折服了。
他們家庭教育的前提,是一家人得有足夠的時間在一起,只有這樣父母才有足夠的可能去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所以他們每年都會有很多節日,而且在這些節日里面都要求父母與孩子共同進餐。
比如:
每周六是猶太人的安息日,同樣要求有能力的猶太人禁絕一切工作,為妻子分擔家務,與孩子學習玩耍。
每個周五晚上,是家庭聚餐,特別是每周五的安息日晚宴是猶太家庭中重要的教育時刻。
猶太人也意識到了父母與孩子交流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并有意將這種交流模式擴大化,甚至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習模式,稱為海沃塔聊天式教育。
海沃塔的字面意思是伙伴關系,表示兩人一組,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學習和表達某個問題。
海沃特聊天可以理解為對某一個具體問題的刻意練習,但是要以相對輕松的形式展開,用提問、對話、發散式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進行深度思考。
比如,剛剛兩姐妹,因為文具的問題而發生爭吵,如果孩子拒絕,父母不會訓斥,而是讓孩子說明理由。
孩子也可以提條件,什么情況下他可以借,什么情況下他可以不借?
一切的對話類似于召開一個家庭會議,孩子不但可以有正式發表言論的機會,也可以參與到重要家庭事務的決策中,讓他們更有決策意識。
猶太教育中至關重要的“問商”,也就是找到問題并提出問題的能力,正是在類似海沃塔聊天式教育的過程中培養的。
雖說自己這兩年一直在育兒領域深入地研究,但是,在碰到實際問題的時候,還是會出現盲區。
今天的這個經歷,剛好提示了我,唯有不斷地深入探尋和實踐。才能夠在未來的某一天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