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太陽再也沒有夏日的燥熱,變的額外溫柔。我在樓上陪著女兒,追劇,樓下父母親和孩子、鄰居絮叨。我忽然想:人為什么想要得到別人的愛?
我自問自答:也許是因為大家潛意識里其實都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有人愛自己,也就是被肯定了自己的價值。
可我又推翻了自己的設定:如果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沒有價值的,那么ta對另一個人的愛又能證明什么呢?
可我又不能說,因為你愛我,所以我的存在才有價值;那是不對的。那我可以說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對我而言很重要嗎?
人不過是短短數十年來一遭,歷經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說到底也都是各種不值得,希望每個人微小的感情在某一刻都是值得的。
于是我接受了我的自我論證,于是對于世界而言微不足道我的家人愛人,和對于世界而言微不足道的我,于這一刻就在微不足道中重要了起來。
邊追劇邊陪著女兒,晚上她就要回上海,邊聽著父母在樓下絮絮叨叨的聊天,與父母同在一城,不遠嫁的女兒多幸福,彼此甘之如飴,順遂平凡的共度余生,是我能想到最溫暖的事。 ???讀了那么多書,卻知道自己沒有真正能寫出樸素生活本身的美好,如果讓我的父母講生活,一定比我講的好得多,我想,我的父母不是講生活,他們是活出生活。活著本身就是無聲的言說。
一切表達都是標本,只有生活本身才青枝碧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