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打開書柜看了那滿滿當當塞了一柜子的書籍,說實話,沒有讀過的是大多數。學生時代的閱讀量才是最大的,而現在,我很少兩天能讀完一本書。大多數我想讀的書,買來翻了沒幾頁就擺在柜子里面了,下次遇到好看的書,喜歡的作家提到過的書,又會去買,而買來卻又不一定有時間去看。
看著那一柜子的書,最希望的是有個人可以來跟我一起閱讀,喝茶,我們聊一聊我們喜歡的作家,安妮寶貝,哦不,現在改名慶山了,還有雪小禪,我最近讀的很多,還有王小波,很有魅力的男人吧,其實我更喜歡讀路遙,讀人生,平凡的世界,然后我還喜歡史鐵生,我們讀病隙碎筆,聊一聊那個地壇。又或者我們分享彼此遇到的人和事,分享去過的地方,雙廊,麗江,瀘沽湖,西藏,玉龍雪山,梅里雪山,又或者那些別具一格的小店,那些美味的食物,靈動的物品,古樸的擺設,日系唯美的陶藝。
總之,我很想有個人能這樣的跟我聊天,可是我找不到,我所有的思想沒有出口,所以我才寫字,從前,現在,以后。
我可以寄語的只是文字,我找不到這樣一個人。
喜歡的東西和人分享是個很美妙的過程。閱讀和寫字,是修心的過程。昨晚看了吧啦整理的慶山的現場見面會,分享了一些提問,有一個人提到寫作,慶山說,寫作不是一件可以拿來作為職業的事情,它要遵從內心,也不一定會有好的收入。我知道寫對于我來說,只是一個情緒出口,我最初的堅持只是單純的喜歡,而現在,寫卻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慢慢寂靜歡喜的過這樣的人生,不急不躁,不攀比,不計較,其實挺好,寫帶給我這樣的改變。
大多數閱讀和寫字的人是孤獨的吧,不喜歡熱鬧,逃避著人群,在字里行間尋找內心的安寧,驅散孤獨。有時候孤獨又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必然很難改變。這種孤獨讓我們在閱讀和寫字的路上越走越遠。這種修心的過程似乎只能靠自己,我只是希望有一天能像雪小禪老師書里寫的,遇到和自己那么相似的人,閱讀的書籍都是差不多,走過的地方,喜歡的物品,都那么相似,自然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應了那句:“與君初相識,似是故人歸。”
長期與書本為伍,孤獨避無可避,想起梁實秋那本《寂寞是一種清福》,暫且讓我好好享受這種清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