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山東東營“三證”教育
? ? ? ? ? ? ? 架起致富金橋
? ? ? ? ? ? 記者 趙秋麗 特約記者 李志臣
? ? ? ? ? ? ? ? ? ? ? 通訊員 黃其軍? ? 馬峰
本報東營8月30日電(記者趙秋麗特約記者李志臣通訊員黃其軍、馬峰)為發揮現代遠程教育在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農村黨員干部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山東省東營市根據黨員干部群眾不同學習需求,分別開展了“紅色證書”、“綠色證書”和“藍色證書”教育,規范黨員干部學習行為,改進學習方式,打造遠程教育綜合服務品牌,取得了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為及時抓好村“兩委”換屆后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東營市在村(居)兩委成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后備干部中開展了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的“紅色證書”教育。建立集中學習日和學習預告制度,規定每月的5日、15日、25日為黨員干部集中學習日,每個學習日學習時間不少于2個小時。在遠程教育一體化網站上開設了“證書教育”專欄,流動黨員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異地學習。對成績優秀的黨員干部,優先評為優秀黨員,優先確定為“兩推一選”候選人;對成績突出的一般群眾,優先確定為黨員發展對象或后備干部。目前,全市已有10個鄉鎮(街道)、村(居)黨員干部都參加了“紅色證書”教育。
為滿足農村黨員干部群眾對致富技能的個性化需求,東營市積極開展了以實用技術培訓為主的“綠色證書”教育。根據專業進行分類,組織學員進行集中學習。自主開發教學課件,通過遠程教育電視欄目播出進行電視教學。另外,還通過發放教學光盤、邀請專家現場輔導、組織實踐學習等方式,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通過考試考核的方式進行評定。經評定確實能夠掌握所學實用技術的,發給“綠色證書”,成績優秀的納入全市“鄉土人才”庫。目前,全市已確定200個示范村(居)、3630個示范戶、10020名學用帶頭人。
為了給城區下崗職工、城郊村(居)失地農民和待業大中專畢業生等人員提供勞動技能培訓和就業信息咨詢服務,東營市在社區遠程教育接收站點建立了以就業培訓為主要內容的“藍色證書”培訓基地。每個培訓基地都完善了80平方米以上的教室、20套以上的桌椅,配備了信號轉換設備、投影儀等,能夠充分滿足黨員干部群眾集中觀看的需要。統一配備了“戶戶通”設備,將遠程教育信號延伸到了社區的每家每戶。培訓基地與轄區內企業、商戶建立了長期聯系機制,建立用工單位和企業臺賬,搜集企業和單位用工信息、人員需求等情況,及時通過“戶戶通”提供給待業人員。同時,對社區內待業人員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對其進行社會熱門、急需技術技能的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的,發給“藍色證書”,可以在本轄區內享有相關行業的從業資格,并優先向非公有制企業進行推薦。目前,已有760多名待業人員參加了“藍色證書”的學習培訓。
? ? ? ? 【見報于《光明日報》2008.08.31,作者重新整理編輯于2017年8月2日 (古歷閏六月十一)】
?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