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5年前開始,“小鮮肉”一詞開始在媒體圈內大范圍流行起來。
最初,該詞大多只用來形容明星的年齡,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又變成了當下所有年輕俊俏男性的一個統稱。
在“顏值即正義”的娛樂圈里,男藝人一旦擁有了“小鮮肉”的標簽,便意味著一只腳踏入了流量的圈子。
于是為了能更快平步青云,越來越多的“愛豆”在修煉自身專業的同時,開始嘗試“出賣身材”來博得更多的眼球。
跳舞要頂胯、演戲要半裸,就連上個綜藝都要在不經意間玩一下“濕身”的誘惑。然而有些伎倆用一次驚喜,二次喜愛,三次便顯得低級了。
可同樣是秀身材,有的男星則顯得格外可愛與健康,比如彭于晏。
露,而不俗。
彭于晏的可貴之處,可不僅限于此。
1982年,彭于晏在中國臺灣澎湖出生。因為塊頭太大,他在出生前就從醫護人員那里得了個響亮的外號——“巨大兒”。
彭母分娩那日,這個近5公斤重的兒子讓她吃盡了苦頭,在熬過陣痛、骨盆險被壓裂等一系列痛苦之后,彭家終于在春天結束之前,迎來了一位新成員。
作為家中唯一且最小的男孩,彭于晏理所應當的享受到了“帝王級”的待遇,特別是在吃食方面。
因為天生愛吃,彭于晏從小便養成了個“壞毛病”:家里不能有剩飯剩菜,只要在桌上看到東西那他便要全部吃光。
由于這份對美食的異樣執著,彭于晏成長飛快,但這種變化卻僅限于“橫向”發展。
根據他自己的回憶,小學身高僅有158厘米的他,體重竟一度飆升到136斤!
因為過度肥胖又不喜運動,童年時彭于晏成了醫院的常駐嘉賓,經常要被母親和外婆帶著穿梭在各大醫院的兒科病房之中。
由于身患嚴重的哮喘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睡覺都要坐著。發病最嚴重時連醫生都說:
“這孩子沒救了,你們還是去別的醫院碰碰運氣吧。”
當地醫生下達的“死亡通知”給了彭家人當頭一棒,然而向來倔強的母親和外婆卻不愿就此放棄。
抱著幼子,曾經柔弱的女人選擇撐起孩子的整片天,連續奔波于各地的醫院。不幸中的萬幸,幾年后她們終于如愿以償,從死神身邊奪回了孩子。
彭于晏與家人
在經歷了一次死里逃生之后,家人對彭于晏的飲食起居開始更加小心。忌生冷、忌辛辣、多運動,每晚8點之前必須入睡,連飲料也不能多喝一口。
健康的生活作息慢慢有了成效,曾經的“肥仔”瘦成了“排骨”,就連個子也竄到了1.8米。
胖子都是潛力股,瘦身成功后的彭于晏從被群嘲的小胖子,一下成了眾人眼中的精致男孩。
挨過了病痛和譏諷,他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那一縷陽光。
但上帝是最公平的,沒有人能一直站在幸運女神的肩上。
13歲那年,彭于晏父母離異。父親選擇獨自離家,留下了一屋子的女人和尚且年幼的小兒子。
家庭的劇變讓剛上初中的彭于晏第一次感受到了無力與無奈??粗查g分崩離析的親情,男孩終于明白了: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世間成功的唯一方式便是靠自己。
父親離開后不久,彭于晏隨母親移民到加拿大。
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國度之中,他先是以驚人的速度越過了語言難關,又在高壓之下順利完成了所有中學課程。
高中畢業后,彭于晏收到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在這個被譽為“西海岸的明珠”的學校中,曾先后走出過7名諾貝爾獎得主、4位加拿大總理。
那一刻,校史中的榮光掩飾掉了彭于晏所有的缺點。沒有人想要去了解,這個如今被“考神”眷顧男孩,其實根本不喜歡讀書。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只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在當下完成并做好。
專注與冷靜,這些是彭于晏在成為“大人”之前就已知道的。
2002年前后,彭于晏外婆去世。在回國奔喪時,彭于晏遇到了小時候拍廣告認識的導演楊大慶。
褪去了年幼時的臃腫與呆萌,彼時的彭于晏渾身上下都寫著陽光與朝氣。于是在新劇開拍前,楊大慶找到彭于晏,并邀請他出演了自己劇中張揚、開朗的瞿守治一角。
憑借著這部電視劇,彭于晏正式敲開了演藝圈的大門。
雖然當時在劇中彭于晏的戲份并不算多,但因著出色的外形和與生俱來的特有少年氣,他還是成功引起了諸多偶像劇導演的注意。
這之后多年間,彭于晏雖又先后出演了《仙劍奇俠傳》、《少年楊家將》等多部偶像劇,但卻始終處于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也許是那些主角的光環太過耀眼,一直站在他們身邊的彭于晏好似置物架上最旁邊的裝飾品。
有他錦上添花,沒他倒也不會糟糕到一塌糊涂。
《少年楊家將》
游離在娛樂圈的邊緣,彭于晏不停地在配角間周旋,卻始終拿不到那份屬于自己的專屬劇本。
直至2006年導演林育賢找到了他,并送給他一個在當時看來極為不錯的機會——與阮經天搭檔,出演電影《六號出口》的男主角。
期待已久的機會就這樣忽然出現了,彭于晏想都沒想便接下了對方遞來的橄欖枝。
可都說造化弄人,由于種種原因該電影在上映后票房一路撲街,而其中身為男主的彭于晏不僅沒有獲得預期的掌聲與人氣,反而再次成為了眾人嘲笑的對象。
彼時的彭于晏和戲中所扮演的“西門飛俠”一樣,站在不被認可的邊緣來回踱步,卻始終尋不到自己的“六號出口”。
老人總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人生中首部電影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收場后不久,還未從挫敗中走出的彭于晏,再次受到了一記重創:
因為與當時的經紀公司發展理念不同,彭于晏莫名陷入了一場合同糾紛。將近1年的,彭于晏不僅接不到任何通告,反而還背上了幾千萬的債務。
彼時與他同期出道的余文樂已拿下了最佳男主的獎杯、楊丞琳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甜心教主,就連“后輩”阮經天都憑借《命中注定我愛你》刷新了臺灣偶像劇的收視紀錄一夜爆紅。
一場風花雪月過后,獨剩他一人黯然神傷。
偶像劇時期的彭于晏
聽著他人的喝彩,享受著別人的榮光,“無業游民”彭于晏每天唯一可以進行的“工作”,便是躺在床上一遍遍地問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那時候我都出道6年了,但還要靠家里接濟,我真的很灰心?!?/p>
失望與等待,那是彭于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得不接受的無奈與辛酸。
在找不到答案與方向的日子里,彭于晏無數次想過放棄。然而就在他準備收拾行囊就此揮手告別時,那個至關重要的“拐點”出現了。
生命是一次多列單行列車并行的旅程,但若非要在這其中畫一條清晰且明確的分割線,那“2011”一定是彭于晏演藝生涯眾多分線中最重要的一條。
那一年,導演林育賢正在因自己的最新電影《翻滾吧!阿信》選角一事忙到焦頭爛額。
因遲遲尋不到能飾演影片中“阿信”——一名實力不凡的體操國手的合適人選,林育賢找到了曾經合作過的彭于晏。
由于在此之前彭于晏一直是被貼著“偶像”標簽的奶油小生,因此林育賢對他并沒有過多的期待,但在收到劇本后,彭于晏卻對此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幾天里,他一個人躲在房間將劇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會被“阿信”的熱血與堅持感動到淚流滿面。
終于,在結束了第五次劇本研讀的工作之后,他撥通了導演的電話,并決心不談任何條件出演。
考慮到彭于晏之前的戲路,進組后導演曾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用考慮太多,你只需要帥帥地從鏡頭前跑過就好,剩下的交給替身?!?/p>
沒有拍動作戲的經驗,彭于晏第一次面對這樣的“行業慣例”。這讓正準備大施拳腳的他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甚至不能完全理解“替身”二字的含義。
“如果別人都做了,那還要我干嘛?”
拒絕了導演使用替身的要求,彭于晏決定將自己變成“替身”。
在電影開拍前,早已錯過了體操訓練黃金時期的彭于晏主動選擇“閉關”,開始專心修煉起體操。
整整8個月,他將自己關在狹小悶熱的訓練房里一遍遍地重復著那些超高難度的動作。
鞍馬、吊環、單杠、跳馬,每天12個小時,即便訓練再苦再枯燥他也堅持一天不落。
沒有任何體操基礎,彭于晏在練習時受的傷連起來能繞臺北兩圈。某次后空翻動作時,彭于晏因判斷失誤大頭朝下重重摔在了地上,10多分鐘爬不起來。
那段時間,他每天晚上都會因渾身酸痛而無法入睡。手上的皮破了長,長了又破,最后只能用指尖洗臉……
3個月過后,當彭于晏再次出現在片場時,他徹底從偶像男主變成了六項全能的體操運動員,全身體脂含量最低時只有3%。
就連導演都開玩笑地說:“幸好你沒有入行體操,不然可能獎杯都被你拿走了?!?/p>
“我那時候也就這么一部戲拍,沒有什么好輸的,也不怕受傷。我寧可接受失敗,也絕不接受放棄!我只希望演出來不要丟體操的臉?!?/p>
很多時候翻身的機會只有一次,絕境過后,他更想讓人看看自己破釜沉舟的勇氣。
近乎拼掉到了半條命,彭于晏終于帶著《翻滾吧!阿信》再次回到了大眾視野。
事實證明,上帝永遠不會虧待認真努力的人。電影上映之后票房屢創新高,而彭于晏也憑此捧回了一座金馬影帝獎杯。
那一年,彭于晏30歲。而立之后,他終于嘗到了成功的滋味。
“我沒有才華,所以只能拿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學不到東西?!?/p>
不留后路,只管努力,這是彭于晏在步入中年后定下的第一個目標。
“你如果是個演員,那你就把戲做好。所有人都在努力,我不覺得我的低谷比別人的慘。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就是好好地把戲演好,把每一個角色當是自己的最后一個角色?!?/p>
為了完成心中的這個目標,彭于晏為戲把自己變成了“極限電影”
拍《海豚愛上貓》,他自己跑到水族館里體驗生活,電影拍完了,他也順利通過了海豚訓練師資格的考試;
拍《聽說》,他一頭扎進手語訓練班三個月,每天練到手指抽筋,直到開機前他已能和聾啞人士無障礙交流;
拍《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他每天跟在師傅后面學工字伏虎拳和虎鶴雙形拳,就算打到頭破血流也不愿用替身;
拍《破風》,他騎著單車爬坡、沖刺、暴曬,日騎120公里全身浮腫、蛻皮……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破風》
拍《激戰》時,從未接觸過拳擊的他日日與職業拳手對打,每天最少挨200次拳腳,到最后全臉腫到無法入睡。導演勸他歇歇,他卻說:
“做演員的,特別是剛起步的年輕演員只能努力,就算做不到我也會努力做到?!?/p>
《激戰》
鏡頭之外,他是愛吃愛鬧的“彭三歲”;鏡頭之內,他是無所不能的“拼命三郎”。
借著這股子軸勁兒,彭于晏成了導演林超賢的“頭號愛將”。拳擊手、單車運動員、臥底緝毒警察,在林超賢的鏡頭之下,他一次次挑戰自我。
無數次將過往的自己打碎重建,脫胎換骨后,他成為了擁有微博粉絲3000萬的“國民老公”。
“這個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設法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沒想到還有年輕人肯花大時間做一件事,我希望自己的電影中也有這樣的演員?!保ā朵毓有袆印穼а萘殖t)
2016年國慶,電影《湄公河行動》上映。1個月,11.15億票房,豆瓣8分,中國內地票房榜第6名。
因著這部超硬核電影,彭于晏終于徹底嘗試了一把爆紅的感覺。
這之后他的名字成了網絡爆款,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贊美,他卻一次次選擇了克制。
遠離那個吵擾的圈子,彭于晏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家人與健身。
“每一天過得開心就好了,不要總跟別人比較,說自己沒有的,要看看自己已經有了的。這些我都是從母親那里學到的。我要做一個愛家庭的人,這樣會蠻坦然,蠻踏實?!?/p>
踏實、坦然,歷盡千帆后,比起做明星,他還是更喜歡做自己。
在彭于晏將將憑借《湄公河》爆火時,他曾在綜藝節目中這樣說道:
“以前我覺得自己那個時候很辛苦。我不理解為什么別人都有那么好的戲演,還有那么多粉絲,可以拍很多廣告賺很多錢。
但現在想想,我一直都在看別人,但其實是因為我自己不夠好。”
那時候的他也許沒有注意到,很多年前他在羨慕別人,如今他亦成為了自己口中的“別人”。
但實際上,成功的結果也許大多相似,但過程卻各有各的苦。
痛苦過后,彭于晏享受到了該有的掌聲,也明白了生命是一場長途旅行,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大概是在3年前有人曾在知乎上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彭于晏如此俊朗帥氣,怎么沒有大紅大紫一把?”
問題下最高贊回答說:“其實他早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p>
年幼時遭家庭劇變,他逆風而上一路“開掛”;少年時突遇挫折,他背水一戰終得觸底反彈。
如今已近不惑,彭于晏再度爆紅卻不驕不躁,面對鏡頭他的笑容一如往初。
干凈、純粹,無問西東。
不抱怨、不盲目、不灰心。埋頭苦干,不理閑事,這是一種驕傲,而非一種退縮。
榮光過后,彭于晏仍是當年一路踉蹌也一路高喊“不要命,用力拼”的熱血少年。
勇氣,是少年最光榮的勛章。
不留戀過去,不辜負眼下,不畏懼將來。
愿所有人在看遍人間煙火之后,都能做回自己心中最初的“干凈少年”。
—The End—
文末相遇,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