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有權利,不去與過去的自己? ? ? ? ? ? ? ? ? ? ? ? ? ? 和解”。
? ? ? ? ? ? ? ? ? ? ? ? ? ? ? ? 一.
習慣了很多電影灌雞湯的方式,給你一個凄慘的人生,再給你一個溫暖的懷抱,等你向別人表達完自己的不幸遭遇后,他安慰你,開解你,讓你重獲新生。
其實別人能在你生命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充其量只是一個聆聽者,無法感同身受,也改變不了什么。
有時候,建議是無用的東西,因為做決定的時候你還是會跟隨內心。
《海邊的曼徹斯特》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生活的真相。
首先,我還是來梳理一下故事的脈絡。
男主李本來家庭幸福,風趣善交,朋友眾多。后因自己的過失使孩子葬身火海,家破人亡。后企圖自殺未遂。
離婚后,他成了波士登頹廢的修理工,終日沉默。有一天突然接到哥哥因病去世的死訊,匆忙趕回曼徹斯特。
社交障礙的他被迫安排哥哥的后事,還要照顧16歲的侄子小帕(父母離異)。
哥哥生前希望李做小帕的監護人,李拒絕。
李在曼徹斯特遇到了前妻,前妻已經結婚生子,向他道歉,勸他放下,李依舊沉淪。
小帕不愿意放下朋友、樂隊和熟悉的家,留在了曼徹斯特。李準備離開這個傷心地,將小帕托付給親戚,兩人分別。
? ? ? ? ? ? ? ? ? ? ? ? ? ? ? 二.
故事的主人公李曾是一個很外向的人,他和年幼的小帕一起出海,還嚇唬他,開他的玩笑,從心底的記憶來說,小帕應該很喜歡他的叔叔。
然而隨著悲劇的發生,李經常在酒吧和人打架,只有哥哥生病了才回曼徹斯特,哥哥死后對小帕的生活也是漠不關心,對很多事情都是無所謂的態度,成了一個很喪的人。
電影中有很大的篇幅記敘著小帕和李的相處,小帕希望從叔叔那里得到一點愛,而令李有所觸動的只有兩件事。
一次是小帕因冰箱里的冰凍食物想到自己死去的父親,他感到害怕,情緒反應強烈,李陪著他;一次是小帕帶女朋友出海,李看著他們,輕輕地笑了。
對有的人來說,不幸是可以遺忘的,短暫或長久,可以用酒精麻醉自己,用陪伴解脫自己。
而對有些人來說,過去是永遠忘不掉也放不下的。
你失戀了,會輕易放下深愛過的人嗎?你遭到背叛和欺騙,傷口會自動愈合嗎?
但是,我想說的是,放不下并不是一種過錯。它至少說明,你還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心里有一些負能量,并不是什么罪大惡極的事情,那是一個自我反思的位置,提醒你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生活并不總是美好的,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一根永遠拔不掉的刺,你不必急著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也不必假裝放下,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在別人的期待里生活,不是我們的使命。
和自己獨處,慢慢地體會人間煙火,本性還是善良的,這就足夠了。
?
? ? ? ? ? ? ? ? ? ? ? ? ? ? ? 三.
我不擅長寫故事,但很喜歡這種冷靜的敘述方式,慢到骨子里,但又真實自然,沒有什么突轉的變化,所有的傷感都是淡淡的,但你看完后,它會持續很久。
這里“海邊的曼徹斯特”不是英國的曼徹斯特 ,而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小鎮曼徹斯特 。喜歡它唯美的畫面感和安靜的冷色調,簡潔又冷冽。
除此之外,電影的配樂也讓人很舒服,它始終都是比較低緩平靜的,只有李在海上微笑的時候,才有了一絲活潑與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