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需要像雛菊般存留心底的深愛,也需要像玫瑰花般偶爾大膽示愛,請大膽說出你的愛吧!
2017年8月22日? 晴
1.
那些年,暗戀的滋味,有點甜又很苦
過去十多年來,我總在重大時刻翻船,因而內心很自卑,也因此不敢追求愛情。
我高一時喜歡一個男孩,是很喜歡很喜歡的那種,從心底喜歡,那種愛戀的感覺就像小鹿亂撞。
那時候我是班里的板報宣傳委員。我記得有一次,我正踩在板凳上,手劃過頭頂,專心地一筆一劃寫著黑板字,一扭頭,他就在我身后。那是一副精致的臉龐,長得酷似明星,打扮前衛時尚,耳朵上打了耳釘。正好他抬頭的一剎那,我們眼神相撞,我心跳加速,臉瞬間通紅,我們足足看了對方10秒之后,我不好意思地扭過頭去了。
這份喜歡,我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不敢打破,從來也沒有告訴過他。
記得當時他還問過我:你是不是喜歡我?
我居然回答:誰會喜歡你啊?!
想來是因為他也感覺到了。
我在喜歡他之前,我是一直住在學校的,因為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自行車棚看到了他,得知他每天是回家的。為了能多看他一眼,我就決定,不住校了,說服了家里。然后我也騎自行車,有時候故意跟他的車停在一塊或者附近,期待有一天,我們能一起走一段回家的路。
雖然當時那么想,但我還是沒有勇氣走到他面前,哪怕只是假裝碰到打個招呼。看見他,卻繞開他,更不敢注視他,害怕他會看見我。本打算高中畢業后,我就鼓起勇氣寫封情書給他,但直到現在這封情書,還被我鎖在抽屜里,只能自己回味。
也許你會覺得我是不是傻,怎么都不說。我總覺得自己不夠漂亮,平凡又普通,他是不會喜歡我這么平庸的女生的;另外,我有個認知誤區,認為帥的男生肯定很多人喜歡,而且很花心,那么多女生,他挑都來不及,怎么可能會看上我這種扔在人群堆里都看不見的人呢。對方一定不會喜歡我的,我給了自己這樣心理暗示。
很奇怪的是,參加工作后,我還會夢到他,夢到我們真的在一起了。但實際上這份愛,卻是我一個人唱了八年的獨角戲,直到遇到我真正的第一份感情,這段塵封的往事才漸漸淡忘。
2.
因為經歷,所以懂得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雛菊》后莫名的被故事感動了,哭得稀里嘩啦。
我被電影《雛菊》之動人又唯美的愛感動了,因為經歷,所以懂得。這是一部悲傷的韓國愛情電影,英文名daisy,它的花語:純潔、天真、和平、希望,以及“深藏在心底的愛”。
與電影同名的那首憂傷的主題曲,也讓我流淚。 Hey動人的歌聲唱出了歌中的主角必須留下心愛的人離去的傷感心情。在陽光明媚的阿姆斯特丹,惠英從燦爛的雛菊花園前走過,她是個畫家,溫柔而恬靜的特質和這個溫和的老城市很相配。故事從這里開始……
男主角因為身份原因都不能對心愛的女主慧英(全智賢飾)說出愛,即使心愛的人就在身邊也只能把那份愛放在心里,這份隱藏在心中的愛讓他們三個都很痛苦,像繆塞的詩里寫的一樣: “我愛著,什么也不說; 我愛著,只我心理知覺; 我珍惜我的秘密,我也珍惜我的痛苦; 我曾宣誓,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 但并不是沒有幸福——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滿足。”
電影結尾留下的話很有深意:超越你所看到的,未來是可以改變的……看完我忍不住落淚了,那一簇淡雅的雛菊使我久久不能忘懷,但我知道故事始終是故事,它只能停留在影像中,人們會慢慢淡忘。
原來人的生命中有許多的悲傷是無法向旁人去詮釋的,是放在心里的,也只能存留心底。
3.
后來,就像劉若英的歌《后來》那樣,沒有后來
遺憾的是當我清醒,卻已然錯過。
因為那部電影,我不想再把愛藏在心底了,于是我在QQ上給對方留了言:“其實我喜歡你很久了。”
沒有回應……
可能壓抑得太久,說完我也就放下了,很長時間再也沒有夢到他了。
后來就聽說他的身邊已經有了一位秀外慧中的妻子。
2018年劉若英又拍了一部電影《后來的我們》,還是讓“我們”錯過了彼此……
4.
愛上就大膽表達吧!
我最喜歡的花一直是雛菊,而非玫瑰。喜歡雛菊,還因為它所表現的堅強和隱忍。
在艱難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堅強,而堅強中也藏匿著隱,這就是雛菊帶給我的精神感受。
現在的我已經漸漸重拾自信了。我想如果再遇到那么一個人——那個互相有愛,可以傾訴并相互理解的人,為什么不去追求不去努力爭取呢?
當幸福或愛情快要降臨時,我希望自己不要懼怕,愛需要勇敢,幸福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否則就是自己給自己制造悲劇或留有遺憾了。
許多人也只有在過錯中去尋找,許多事也只有在過程中去經歷,也只有這樣才知道需要什么,目標也越來越明確,思想才會慢慢地成熟。
洋洋灑灑說了些心里話,你是否曾與我一樣,有過一份深埋已久卻從未說出的愛?愿你的暗戀說得出口,不要錯過而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