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說法,男人在三十歲之前成熟,是一種悲哀,而三十歲之后還不成熟,基本上是一場災難。此時此刻,我似乎連成熟的含義都還沒有弄的太明白。我告訴學生們說“你們的天真善良,能堅守多久就堅守多久”似乎就表現得非常不成熟。我其實還想告訴能夠認識的每一位年輕的朋友,那些在宣傳潛規則的人,大多數都曾經是潛規則的受害者和即將成為潛規則在受益者,我們應該要去宣傳真善美,堅持真善美。你所經歷的每一個痛苦與困惑,都可以看作是這些潛規則的存在才滋生的。我們為什么不一起努力,消除這些潛規則,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2016年最有意義的收獲之一,是遇見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說來也是慚愧,都博士畢業的我,一點也不博學;文學素養幾乎為零,到三十歲才讀完人生中第二本和第三本小說,第一本是在博二的時候才讀的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就連四大名著,都只能說是翻閱過。《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拍的很好,它對親情,愛情,友情和恩情都描寫都很到位。整部劇給了我強烈的年代感,覺得它非常適合60,70和我們農村里長大的80后觀看。劇情送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也“騙”走了我不少的淚滴。那些歲月里的點點滴滴,十分艱苦卻一點也不痛苦;我覺得少安這個角色就像是在描寫父親,而少平像是那個中學時代的我;盡管每一次選擇與決定都違背父親的意愿,我還是愿意承認,他老人家的經歷給了很不一般的教育意義。“五十年勤勞做人,三十年辛苦為父,你就是我的英雄;三十年成長歲月,二十年求學之路,要做成你的驕傲”是現在唯一能送給他的一句話。現在的我,很想念那個撫養我長大成人的爺爺奶奶,想念我的父親,和每一位家里的人。
也許,我的使命之一,就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向世人詮釋“人窮志短”這四個字。我竟然還在癡心妄想地想要去追求那種毫不值錢的所謂的生命的意義。很是奇怪,作為一個經歷過那些艱苦歲月的人,怎么會不念榮華富貴,不迷念錢財;工作都兩年了,為自己存下來的存款還不足夠兩萬塊;也竟然不怎么去抱怨湘潭大學這里每個月4K5的工資太少。是呀,錢是烏龜王八蛋,趕緊用了趕緊賺。想想一個人不貪婪,不懶惰的人,在這樣一個物產豐富的年代里,又會窮到哪里去!現在的我,還有什么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嗎?就職稱評定而言,按照這里的規則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也就是這樣,自己越就更加覺得評不評教授都沒有太大關系,對基金的申請也都少了很多的興趣。這算是一種不知事的青春期少年才有的叛逆心理吧。就像當年父親建議報考法律專業,好方便回家鄉混一官半職,而消除了我所有對法律的熱愛一樣。其實,當今社會,需要出色的法律人才比出色的科研人才更多一些。我們社會的科技進步,遠遠比精神文明進步來得更快更好,而我們的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現如今,三個光榮的職業,教師,醫生和公務員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形象危機。事情惡化的原因,在于全民意識并沒有得到多少提高,我們社會里很多現象仍然體現著人情、關系和權財,都是小聰明式的愚蠢。算來算去,最后都會變向落到自己身上,成為普遍存在的大眾化的累。
生產力都發展到這樣的一種地步了,財富平均化,會讓社會變的更加和諧;現今高度的生產力,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從事生產勞動,使得我們這個社會的閑人越來越多,滋生了許多嚴重的問題。我們現在需要的,更多應該是教育家,而不是科學家。然而,現在的中華大地,是個高校教師幾乎都在搞科研;這樣的一種現象差點讓我對科研失去了熱愛之情。比如湘大,你不搞科研你就沒機會評職稱,而你一旦在40歲左右評上教授,課時任務量就少了,科研任務量還有研究生幫助完成;那個時候,你基本上就可以過著退休人的生活,這個地方真是一片樂土。而現在,我成為了最苦命的剛入職的小年輕,在最有潛力科研的歲月里難以安心去科研;在最需要學習如何教學的時段里被趕上講臺;在最需要購買力的年代領最低的工資。我承認財富上的極化,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物理學里有很多這樣的模型,例如熵,溫度差和勢能。只是對于人心的貪婪,不愿意欣賞與茍同。那些有車有房子的人們,還嫌自己年薪二十萬,八十萬不夠高。一個人的一生,賺多少錢進來才算成功,用多少錢出去才算瀟灑?確實有很多有心的父母,想的是讓自己的兒女能夠過的好,為他們賺起跑線。然而,為兒為女攢十萬百萬,還不如花時間花心思陪他們成長來的實在;不如自己活成一個獨立而自由的人做他們的榜樣更有意義;不如去為美化他們成長的大環境而貢獻力量更誠心;我想那樣子,他們一定會在任何環境里都能夠健康的成長。當每一個人都認清楚自己的職責,都承擔自己的責任,那么也沒有所謂的好學校和差學校之分了。我只有三十年的生活經驗,但它已經告訴了我,那些沒能夠健康成長的孩子,絕大多數真正的原因不是家庭生活的窮,也不是學校環境的差,問題全出在他們的父母身上。心平氣和,無所謂者無所畏!我想自己能夠影響到身邊的一些人。真心希望我們年輕的這一批人,多年之后依然熱愛教學,熱心科研。
其實,與那些吃不飽飯,睡工棚涵洞的歲月相比,我現在應該是很幸福了的。可事實上我比以往感受到了越來越少的幸福。被一個很好的朋友說中了,現在的我,缺愛!在那些窮苦的日子,因為有爺爺奶奶的愛,再艱苦再難他們也沒有讓我餓過肚子,而如今端上國家飯碗領上國家工資的自己,卻經常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時候。我也就深刻的明白,網絡段子里所說的“戴三萬塊錢的表與戴三百塊錢的表,時間是一樣的,住三百平的房子,與住三十平的房子,孤獨是一樣的…”這句話的含義了,比“成熟”二字易懂。這讓我更懷念跟爺爺奶奶一起過的日子了。不知道會是一個傻到什么樣程度的姑娘,才會選擇我這樣的一個人共渡余生。我想,是該考慮去尋找這樣的一個人了。
很多人對我的印象,應該是覺得我這個人比較傲,我也知道,自己不屑于很多很多的俗事。是的,那深藏在我皮囊下的錚錚傲骨所散發出來的傲氣,是學了這么多年書也沒有能夠控制得住的。可曾經有一位很懂我的朋友對我說,原來我那是深深的自卑。講實話,我現在都有點想念這位老朋友了,她對我說了一句多么真實的話。自卑,我骨子里其實是自卑的,這么多年來,都不太愿意親近那些富有的人。想想應該算是一種扭曲的仇富心理,就連師兄們都覺得我人是不是有病,是不是和錢有仇。事實上,如果真有一千萬的機會放在我的面前,我也會努力把它掙到。因為,我認定了把它用去解決偏遠山區的饑寒交迫,比把它拿去滿足一些人的荒淫無度強;這也是我經常鼓勵一些在外面社會上闖蕩的朋友的話語。我堅持欣賞那些在法律與道德所允許范圍的人追求人生幸福和意義而努力,揮盡才智不擇手段的人。
2016年最有意義的認知之一,是一款叫輕松籌的網絡應用,這種理念我非常喜歡。假如有一天我不幸身患重疾,恰好我的銀行里又沒有存款,如果我活著還有那么些社會的價值和意義,請為我獻上你一個月或是半個月的工資。
2017,我要重新為健康的身體而運動,為健康的心靈而讀書,為生活的意義而參加勞動,傳授好知識,選擇在自己喜歡的課題里從事一定研究!這一生最美好的愿望,教書教到65,打球打到75,科研搞到85,養老養到95,然后入土為安,留給后人各種各樣的回憶與牽掛。
為人處事,常態最佳;當老師,自然是桃李滿天下;而做科研,要以立桿以標天下為最!我欣賞一切樸實的原創性的東西,那怕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一個新奇的幾何結構,一個全新的物理概念。
理想不難現實難,青春易老家難還;縱使前方無同路,百歲人生祭孤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