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用18年的工作時間做一個統(tǒng)計,平均有4.1次晉升,1.8次的部門轉換,3.5次加入一個新公司,1.9次會被調到新的業(yè)務單位,會有2.2次換一個新城市。
18年的工作時間里平均有13.5次的變化。于是有這個問題:人們在換到一個新環(huán)境或者提拔到一個新職位時,會不會不適應呢?這個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怎么去減少這個履新的損益值?
有研究統(tǒng)計數據:平均要在6.2個月,一個新來的管理者才會創(chuàng)造真正的價值。
那么這本《創(chuàng)始人》,作者邁克爾-沃特金斯,講的并非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而是通過一些研究觀察去指導人們在工作中如何去縮減這些損益值,讓一個人在職場的切換中表現的成熟睿智。
書中說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會陷入到一些陷阱:
其實上述的一些陷阱,比如行動正是正向態(tài)度的導向呀,但是在一個新環(huán)境下,必須先懂得學習,否則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那么怎么做才能讓每一次的變更進入良性循環(huán)呢?
聽完這本書,覺得這是一本工作上的指導工具書,主要針對管理領導者。對于我這種剛工作不到兩年的新人來說,似乎有些超前。
但是對書中提到的幾個陷阱有一些體會。就是每一次的組織變更,或者項目cancel轉到其他項目的過渡期中,總會有一些焦慮,就是看著大家在忙的熱火朝天,自己卻一副無所事事,不知道該怎么使勁的焦慮。
其實現在看來,這種焦慮是正常的,因為有“必須行動”的思維慣性,有試圖做很多事情來證明自己的思維,其實這個時候可以基于之前的角色和項目進行梳理總結,給自己一個分界點,然后了解當下的一些情況,積極溝通,盡快的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的業(yè)務和角色。要知道,正是這種不舒適的焦慮才促使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成長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