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不要逐字逐句的閱讀?有人說:“那肯定要啊,讀書不能求快,當然要逐字逐句閱讀,不然沒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與精髓啊,結果只能是走馬觀花,毫無收獲”;有人否定:“現在時代進步的快,日子過得快,什么都很快,不快速閱讀學習,會被淘汰的,你看肯尼迪總統能夠每分鐘閱讀1000字,而成年人的平均閱讀速度只有每分鐘200字,難道能說肯尼迪是在走馬觀花嗎?”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眾說紛紜,我回顧了一下自己的閱讀史,準備以文章的形式詳細的把這個問題展開來,談一談我的愚見,希望能給愛閱讀的人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你的閱讀目的
首先要找到你的閱讀目的,先問問自己,我們為什么要閱讀,我們閱讀是想得到什么?舉個例子,a同學最近工作總是忙忙碌碌,但卻沒法突破,本來想去找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但價格卻又讓他望而卻步,這時他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找這種類似的文章,從文字中去理解提取經驗,另一個就是去書中尋找答案,他選擇了去書中尋找答案,找到了一本《麥肯錫極簡工作法》,但一看厚度,這恐怕要一個月才能看完吧,但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了啊,這個時候以需要解決緊急的問題為目的去閱讀,逐字逐句的閱讀,難以達到目的,時間不允許啊,但若運用一些快速閱讀技巧,花20%的時間就能掌握80%的核心要點了,問題也或許能迎刃而解。
如果只是有閱讀的愛好,每天閑暇時間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那沒必要過于追求速度,逐字逐句的理解作者的思路,暫時脫離繁雜的現實,沉浸在作者的世界中,何樂而不為呢?
二、書的內容
就像現在的各類證書如CPA、一建、二建,你可能是想在這些行業深入發展,所以準備這些考試,這種情況,面對這些理論性與專業性極為復雜的書,你就算采用速讀的方法,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本書看完了,一去考試只有30,40分,因為太快的速度,讓你沒法充分的理解,更不要說構建知識地圖了,這種情況下,適合大部分人的方法只是逐字逐句的閱讀,充分理解,構建知識地圖,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我看來是:結合你閱讀目的與閱讀內容去考慮,要能在快速閱讀與逐字讀法中靈活切換,以此來高效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速讀的方法既然需要去掌握,那么我們接下來談談速讀。
三、為什么會習慣逐字閱讀
我們為什么會習慣逐字閱讀?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咱們讀書的習慣是逐字逐句的大聲把課文說出來,所以這樣的閱讀模式就深深印在我們腦海里了,長大也就是這樣的閱讀模式,我并不是說這樣大聲讀出來對我們不好,在小時候,課文對我們來說還是理論性與專業性極度復雜的書時,我們一定是要用逐字逐句的方法來學習的,但只是當時我們的心智尚未開啟,自然沒法習得別的方法,也就沒法在多種方法之間轉換,而現在,當我們需要速讀的時候,我們是有方法技巧的。
四、速讀技巧
一個小技巧,由于小時候的習慣,現在我們閱讀的時候可能口里還會默念出來,聲音就會拖慢我們的速度,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把聲音抹去,只用眼睛,在閱讀的時候屏住呼吸(注意換氣!),你會發現這樣你口中還要默念的話會很吃力,只能無聲閱讀了,長期堅持就會養成習慣。
還有一個方法是借鑒于《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里的。
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著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移動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著手部的動作移動。一旦你的眼睛能跟著熟移動時,你就能讀到那些字句了。
以上就是我對于這個問題的一些愚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來一場思維的碰撞吧!
PS:如果大家想學習更多有關于〔自我提升·思維·閱讀·學習方法〕的內容,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阿胖讀書
回復:簡書 有豆瓣top250電子書資源相贈
回復:寫作 有阿胖私藏的10G寫作大禮包相贈
點擊讀書群,可以獲得一個大家暢所欲言,交流讀書學習的環境,群主每天也會分享一本高質量電子書~
點擊打卡群,每天會有一群堅持閱讀小伙伴們在打卡,讓你的堅持不再孤單,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