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領讀兩天,有不少小伙伴紛紛感慨,自己讀了20多年書,第一次發現自己不會讀書,刷新了認知。我偷笑,這就對啦,如果不是經典,我不會花這么大力氣來領讀的。
讀了20多年的書還停留在沒有章法的階段,那該浪費了多少時間啊?想想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那么,會讀書和不會讀書的分界線在哪里呢?就在于檢視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為了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基礎閱讀不用多說,凡是通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大的問題,當然這僅僅是說你掌握了基礎閱讀的方法而已,和基礎閱讀能力不能劃等號。
從基礎閱讀要想再往上提升一層,到達真正“有能力”的閱讀者,卻好像有一道鴻溝橫在那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處于基礎閱讀層次,只能進行一些基礎水平、了解層面的閱讀。甚至根本不知道檢視閱讀的存在,那其實ta的閱讀就根本還沒有入門。
這個問題與我們的閱讀教育關系很大。從小學到高中,我們的閱讀都在基礎閱讀層面徘徊。千萬別以為劃分段落、提煉中心思想就是分析閱讀了,那只是看起來像分析而已。到了大學,很多專業干脆就沒有專門的語文閱讀教育了,好像母語就不用再進行深入學習了。凡是書讀得好的人,都是靠自己摸索形成了一套路子。而對閱讀沒有追求的人,閱讀水平就始終停留在高中階段的基礎閱讀層次了。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工業化時代的增長,得益于掃盲運動的成功,提供了大批有基礎閱讀能力的工人,那么在信息時代,如果中國要想成為創新型的國家,則需要更多有能力跨越基礎閱讀層面的閱讀者,通過高效閱讀學習進一步提升能力素質、提升創新水平。
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閱讀能力提升之旅吧。
01.檢視閱讀并不省勁
小A是個學習達人,曾經參加過很多線上訓練營,光閱讀方法就參加過三個。可是參加完那么多訓練營,他的工作并沒有因此有太大改變,從與他的聊天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小A雖然學會了很多速讀技巧,也知道閱讀的幾個層次,也會嘗試去運用跳讀、略讀等方法在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但是讀完就完,書本眼前飄過,心中片字不留。
他問我,大神們不是說要30分鐘讀完,掌握精要嗎?為什么我30分鐘讀完,什么都不剩。
我告訴他,那是因為大神之前已經深度閱讀了幾百本書,略讀的功夫建立在大量基礎性閱讀基礎之上。
雖然艾德勒把閱讀劃分為四個層次,但這四個層次卻是包含的關系,其中基礎閱讀包含在檢視閱讀中,檢視閱讀又包含在分析閱讀中,分析閱讀則包含在主題閱讀中。
所以,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閱讀功力的話,是很難做到快速地檢視閱讀的。比如,普通人很難讀懂學術著作,那是因為對于學術著作涉及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不了解,對于里面的專有名詞看不懂,開展基礎閱讀的條件都不具備,也就很難通過檢視閱讀提綱挈領掌握框架了。
從這點來看,對于不同的書來說,你的閱讀層次也會隨著書的難易程度而進行變化,比如說對于通俗類的書籍,你也許能夠達到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甚至主題閱讀的層面,但是如果對于一本非常生澀的專門領域的學術經典著作,那么你的閱讀可能就還得從基礎層次做起。
當你面對一本書的時候,如果做不到檢視閱讀的話,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對這個領域的背景知識掌握的還不夠?你就需要去多看一看這方面的書籍。這時候不是閱讀方法和速度問題,而是你的知識量的問題。就像你不能對一個小學生談檢視閱讀,因為他們需要的是逐字逐句的基礎閱讀。
說句實話,很多人基礎知識水平之低,根本談不上運用閱讀方法。
當知識網紅販賣的他們的速成方法時,你如果只看方法的表面,不看背后大量基礎知識的底子,那么你學到的一定是“假方法”。
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三個層次,其實都是建立在你對相關領域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之上。如果你對一個領域一點也不了解,而又盲目運用相關的閱讀方法,那么很可能最后你獲得的只是這個領域的知識碎片,對你來說價值不大。
所以,不要以為檢視閱讀時間很短,就認為很輕松,實際上檢視閱讀需要大量的知識背景以及高度的專注力,否則就是浮光掠影,不是檢視閱讀。
02.破除逐字逐句讀書的執念
昨天一位早讀會的小伙伴跟我聊天,她說,我做企業內訓工作,需要大量的行業新信息,我會買很多書來看,我也知道要快速閱讀,特別是有時候時間很緊了,可是我在看書的時候還是會很慢,總覺得不一點一點地讀就會錯過什么似的,效率很低該怎么辦?
我問她,你閱讀的目的是什么?是把書中的知識點全部掌握,來應付考試嗎?
她說,當然不是,只要把一些概念、模型用在講課中就可以了。
我說,那你得破除心中的執念,就是一本書一定要逐字逐句地閱讀。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這種執念?當我們拿到一本書之后,是不是覺得只有逐字逐句把它讀完才算真正讀完?
我以前的讀書計劃就是這樣的,假如一本書有三百頁,我每天計劃讀三十頁,那么花十天把它讀完,這就是逐字逐句的閱讀計劃。
這其實是我們在學生階段應試教育所養成的一個非常不好的讀書習慣,其實,在大學應該把這個習慣改掉,不過由于沒有相關的教育,所以這個習慣就一直伴隨著我們。
在讀的過程中,只有量的要求,沒有質的規定,那么這種量的要求很難激發出我們主動思考的意識。現在我考慮閱讀計劃的時候,已經不再是根據閱讀的數量來制定計劃,還是根據我的現實問題帶來的閱讀需求制定不同閱讀層次的計劃。
那么怎么破除這個執念呢?告訴自己,我不需要逐字逐句閱讀。
什么?這么簡單?對,就這么簡單。不過請把這句話寫成小紙條貼在你的閱讀場所,時刻提醒自己。在每讀一本書之前,先默念三遍。如果你能這樣去做,不超過10本書,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習慣在慢慢改變,100本書之后,你一定會覺得,逐字逐句閱讀太傻了。
改變習慣需要時間,需要刻意糾正,從今天開始,從這一本書開始。
03.檢視閱讀方式一:福爾摩斯式略讀
進入檢視閱讀層次,我們才能說真正進入了閱讀藝術的大門。
檢視閱讀有兩種,但其實這兩種對于熟練的閱讀者來說,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它可以把它融匯在一個過程中進行。
首先來看略讀。略讀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你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讀這本書,可以通過略讀了解。
第二,身在職場,我們讀書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值得讀的書中,略讀可以告訴你這本書是否值得投入。
在略讀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當成福爾摩斯,去尋找書中的自己需要的蛛絲馬跡。略讀可以分為以下六個基本的步驟。
001.先看書名頁和序言
要特別注意副標題,或者其他的相關說明,這可以幫助你將書進行歸類。如果你讀書只是為了裝門面,讀讀這些就足以在一般聊天場合忽悠人啦。
002.研究目錄頁
我們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一步,對于目錄不看或者看得很簡單。其實,目錄就像一本書的地圖一樣,如果你不看地圖,那你很難知道這本書究竟通向哪里?
003.閱讀索引
一般我們接觸到的書其實很少有索引,特別是我們中國大陸出版的書往往忽視了索引的作用。一本書如果有索引的話,一般都是比較嚴謹的書。看索引主要是為了了解書中的重點詞目。
004.閱讀出版介紹
現在我們的書包裝得非常精美,往往在書腰,或者是書的封面上,會有出版界以及相關大咖的推薦,這是我們了解這本書的很好的途徑。如果封面介紹都言之無物的話,那么這本書可能就真的沒有什么可讀性了。
做完上面四個步驟,你對一本書已經有了足夠的訊息,讓你判斷是否值得你讀。如果值得讀,你想現在就讀的話,那么再繼續后面兩個步驟。
005.選擇與主題相關的篇章閱讀
從目錄中選擇你認為與主題比較密切的篇章,進行簡要的閱讀。這樣的篇章一般不會太多,所以也不會花去太多時間。
006.隨意翻看
東翻翻西瞅瞅,并留意書中的最后幾頁。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書的脈絡進一步理清。
完成以上六個步驟的速度因人而異,但是一般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你可以運用番茄鐘進行計時。這六個步驟,非常詳細具體、環環相扣,如果你的精力不夠集中的話,不按照這些步驟來做,就很難真正獲取有效信息。
在上一篇領讀文章中我曾提到,要確立自己的閱讀SOP(標準作業程序),上述六個步驟就是指導我們閱讀SOP的基本依據之一。請大家一定要將這六個步驟寫下來,用便簽貼在自己的書桌旁,隨時提醒自己加以練習運用。
04.檢視閱讀方式二:心寬體胖式粗讀
檢視閱讀的第二種方式,我稱之為心寬體胖式的粗讀。正如我們前面提到了,一定要拋棄逐字逐句閱讀的執念,在進行檢視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心大一些。
艾德勒強調了一個規則——
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如果你讓自己被困住,被書中的難懂的地方阻礙在某個地方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你的閱讀將很難流暢的完成。
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多少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讀到一半或者是不到一半的時候,就被打敗放棄閱讀了。
我們大多數人受的教育就是,當你不懂的時候要去查閱資料查閱字典,而這樣的閱讀體驗會很差,讓我們喪失讀下去的興趣。這點在閱讀外語文獻的時候體現得更明顯。
在運用檢視閱讀第二種方式粗讀時,你要把心放寬,不要過于糾結于其中個別詞匯,抓大放小,以獲得書中的主要概念和主要內容為目標。
05.閱讀速度是做好檢視閱讀的前提
檢視閱讀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了解一本書,它的前提是你的閱讀速度一定要跟上。一個熟練地檢視閱讀者,讀一本書的時候,不管多難讀或者多長的書,都應該很快的運用上面兩種方式把它讀完。關于閱讀速度,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001.快慢得當
提高閱讀速度不是說一味的求快,而是要快慢得當。要依據所讀書籍的性質和復雜程度,確定合適的閱讀速度。檢視閱讀速度速度之所以快,是因為你只需要讀書中的一小部分,你要學會選擇需要讀的重點內容,而且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讀,以提高效率。
002.指讀提速
研究表明,在閱讀的時候,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讀完一段話,再回看前面的文字,這樣非常浪費時間。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種非常簡便的方法,就是用你的手指作為指針,順著字運動下去,而且速度要比你眼睛還要快一點,強迫你的眼睛跟隨手指運動。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你的眼睛就會跟上你的手指速度,你的閱讀速度也會比以前更快。之后,就可以去掉手指輔助了。
003.理解能力
這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閱讀速度的提升,一定不能以犧牲理解能力為代價。如果你對書中提到的詞匯非常陌生,那么還是先去補補基礎閱讀的課吧,不要強行提高閱讀速度,進行檢視閱讀。
閱讀一門技術,是技術就有掌握的途徑方法,只要勤于練習,誰都能成為優秀的閱讀者。
??我是河東西,這是我在趁早早讀會的系列領讀文章,覺得有用就點個贊吧,歡迎關注我,進行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