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說,站對了風口,母豬都能飛上天,而風口就是勢。在當下,互聯網就是這個勢。
平時跟朋友聊天,一談到互聯網就是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移動終端,似乎只要運用了互聯網的技術,就變成互聯網企業,就具備了互聯網思維。雖然自己不曾承認過這種想法,但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影響。
作為顛覆傳統的互聯網,它有自己獨特的規則和生存法則。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企業和個人來說,只有首先從觀念上做出改變,才能在互聯網時代生存下去。
那么互聯網有沒有思維?
在我看來,互聯網沒有思維,更沒有方法,互聯網它只是一個生態鏈,一塊土壤。每一個人都沉浸其中,享受它給予自己提供的便利。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互聯網的本質即自由、平等與開放,它把整個世界縮小成了一個地球村,我們每個人的距離從未如此之近。
其次,互聯網所謂的思維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它只是最基本的條件,還需要在組織、管理和執行上做出系統性的改變,如此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
再次,利用好這一平臺,汲取一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但是在“互聯網思維”迅速傳播的今天,逐漸演變出了“社會化思維”、“數據化思維”、“用戶至上思維”等等,它是一種冷冰冰的工具,又是一種思維的變革?
寫在后面:(摘自知乎)
有人說它又像一個葫蘆,看你有什么病,里面都賣什么藥。
互聯網思維不是便捷,不是創新,不是用戶體驗,這些是每一個行業共同的價值,并非互聯網特有。
互聯網思維不是分享,開放,表達,這是任何一種媒介都能提供的價值,只不過互聯網技術做的更好一點。
互聯網思維也不是平等,共享,互動,它們是互聯網的精神和技術特點,但并不能帶來利潤。
本文可轉載,但請在文末注明來源:bestqun.com 作者:有意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