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當你降臨的那一刻,我還不知道,0到6歲可以決定你的一生。
當我學完蒙特梭利十節(jié)課,才知道0到3歲是你重要的頭三年。
很久之前就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時候我并不明白,這一句俗語的真正含義,如今,認真學習了吳曉輝老師的系列課,我似乎能明白了一點點。
回想在懷孕期間我是如此的無知。雖然買了關于懷孕的書籍。但書中沒有真正的讓我意識到胎兒在母腹中的環(huán)境是如此重要!
懷孕期間,我心情抑郁,整晚失眠,吃的簡單,沒有營養(yǎng),經(jīng)常是一碗米飯加一碟紅薯葉。有時覺得餓就吃一頓,覺得不餓就不吃。我所有愚蠢的行為都直接影響著胎兒在母腹里的發(fā)育。孩子出生時的頭顱比正常嬰兒的頭顱小很多,因為大腦發(fā)育比別人小了20%。
記得孩子長到七八個月了,我姐幫忙帶,我姐告訴我:“安仔好嚴肅,別人不管怎樣逗他,他都不笑”。當時我還沒有在意。到現(xiàn)在才明白,因為孩子幾乎沒有看到過我的笑臉。因為我是一直抑郁的,所以孩子也是抑郁的。我?guī)缀醪恍Γ院⒆右彩遣粫Φ摹V荒苷f,若不是跟著吳曉輝老師學習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我會傷孩子更多。
我甚至不知道,0到3歲是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期。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間是懷孕的后三個月到一歲半,到三歲時,大腦發(fā)育已達到成人的90%。他們的大腦有著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這是成人所無法企及的,他們的精神世界比你想象的還要智慧。我們應該對這個新生命充滿敬畏。
曾經(jīng)我在苦惱,這么小的孩子,我該如何教他知識呢?蒙特梭利告訴我,嬰幼兒在0到3歲有吸收性心智,并且是無意識吸收。
對于嬰幼兒,我們不能采取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教育方法,而是為孩子提供適合他發(fā)展的環(huán)境,安排適合孩子發(fā)展的活動。在三歲之前,嬰幼兒能學習掌握的知識最豐富,最集中,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只能是協(xié)助者的角色。
我們無法教會孩子爬、坐、站、行走和說話,實際上嬰幼兒所掌握的這些本領都是他自己學會的。
0到3歲這一發(fā)展時期,成年人無法直接對他們發(fā)號施令,學校也不可能對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進行教育,說實話,我們能夠給嬰幼兒的并非是學校,而僅僅是一間房子,他們只能從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地學習,而無需任何人教授知識。
他們的學習過程與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周圍的環(huán)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他們的心是純的,眼睛是亮的,對周遭的人事物充滿了驚嘆、好奇、欣賞和喜愛。他們如饑似渴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自發(fā)的去探求周圍的事物,一張彩紙,一塊小木塊,一片樹葉一朵花,甚至一只會爬的小螞蟻都會讓他們興奮不已,手所能觸摸到的東西,他們都嘗試著用心智去理解,他們在探求周圍事物的同時,也暗暗的將顏色、形狀、大小、用途、結構等事物的特性吸收進來,逐漸積累經(jīng)驗,建設、加強自己的心智結構。
0到3歲期間的無意識吸收,就像照相一樣,所吸收的影像印在腦海里很難抹掉,精神病人的病因若追溯到幼年,那是最難治療的,因為三歲以前的吸收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
所以說0到3歲的孩子的生存環(huán)境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是否和諧快樂或者爭吵不斷,他每天聽到的聲音是否是噪音或是優(yōu)美的音樂,或是媽媽給他讀書的聲音,或是給他讀經(jīng)的聲音,他全部吸收進入他的大腦,構成他的心智,影響他的一生。
不了解這個吸收性心智的父母,常常把自己的嬰幼兒當成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來看待,認為孩子就是吃、睡、玩。事實上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總有這樣的父母呢,不停地在破壞孩子的工作與學習,然后等到上幼兒園了,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坐不住,總是愛打人,膽小怕事,聽不懂老師的要求,沒有專注力,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遵守學校里的紀律規(guī)則……各種問題,各種煩惱出現(xiàn)了,也還不知道原因究竟在哪里。
蒙特梭利認為0到3歲的學習過程是在無意識進行的,所以母子的情感上的依戀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孩子今后的發(fā)展和他將來的幸福。母親和孩子的依戀關系不但影響孩子的情商、性格,還影響孩子大腦的發(fā)展,影響孩子智商。母親與孩子的關系是孩子第一個人際關系,母親與孩子的情感連接,是孩子情商、社會性的開始,關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母親與孩子的日常互動就是孩子腦部連接所需要的大腦食物。
著名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當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時,他就會產(chǎn)生一種基本的信任感。確信有人關心她,愛她,在意他所發(fā)出的信號,滿足他的基本需要,他來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這些也是他自尊及信心的開始。這種信任感在此時正在幼小的心靈,影響他今后的發(fā)展,甚至影響他成人階段。
有安全的情感經(jīng)歷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別人感覺,他在一個愛的環(huán)境里需要得到滿足,當他看到別人難過時會有反應。而在被忽視冷落的家庭環(huán)境里的孩子,會對別人的難過沒感覺,有的甚至會去打難過的孩子。
孩子在幼兒期間,母子倆有穩(wěn)固的親密關系,等他到了幼兒時期,學前期將表現(xiàn)更積極好奇和自信,和小朋友的相處更融洽,在情感的處理上更有彈性,更富有同情心。相反,那些在嬰兒期母子倆沒有很好情感基礎,孩子在她的成長的過程中會艱難很多,并在幼兒園里很容易欺負人或被欺負。
正如我們的性格常常是我們父母的翻版,我們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也常常與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如何養(yǎng)育我們有密切的關系,這也是為什么從小受父母虐待的父母常常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蒙特梭利還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敏感期。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能輕松容易并準確的習得某種特定的能力的時期,若在這段時期里,他未能按照心里短暫的傾向去做,他以后會很難甚至永遠的失去習得某種特定能力的機會。
許多抽象的概念,如顏色、長短、味道、高音、低音及形狀等,對于三歲以內的孩子是很難真正明白的,我們很難教會他們,他只能通過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反復的經(jīng)歷、比較、觀察才能理解。當你看到兒童在重復某個動作,或專注于一項在你看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的動作時,請你記得,這些重復的經(jīng)驗對加強腦部連接起著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他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0到3歲是人生重要的頭三年。
面對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孩子,成人要轉變觀念,除去那些先入為主的傳統(tǒng)及習慣,了解孩子,懂得孩子,跟隨孩子,給他們預備合適的環(huán)境,協(xié)助他們健康成長。
在嬰幼兒哭的時候有回應,說的時候有人傾聽,想做的時候讓他去探索。
尊重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給孩子自由,讓他能夠去練習每一個技能,讓孩子的體能盡量能夠發(fā)展,能夠強壯。
寓教于樂是最好的方法,輕松自然是最好的方式。我們無需焦慮,無需擔心,只需給孩子自由,讓他按照他的規(guī)律,按照他的時間表去成長。我們只需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就可以了。
這就是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學習的重要性,我們只有了解孩子生長的秘密,才能為孩子將來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打好地基。
養(yǎng)育孩子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感恩!
以上部分內容參考曉輝老師講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