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燃
談起故鄉,似乎有些遠了,特別是故鄉的云,不知道它飄向哪里了。
故事要從在一個名叫“小寨”的小村莊里說起,村里住著一個叫阿牛哥的小子。
他從小隨著家里人的安排,給家里放牛,放羊,滿山坡,滿地的跑,村里附近的山坡田間,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當牛羊在山坡吃草時,他便翻開自己手中的那本小書,家里比較窮,可是家里也有不少小畫書,書頁都被他翻爛了。
書看得多了,便抬頭仰望一下天空,這里的天空很藍,如果有白云出現,那天空就顯得很藍了。
牛羊在吃草,而他在仰望天空,如果有風,云便會變換模樣,如果仔細觀察,便能看到那變化無窮、形態各異的云彩,在藍天中自由飄行,而阿牛哥對云也是情有獨鐘。
從日常的觀云中,在他眼里,那些云就是大自然最神秘又最親切的故事講述者。
那一日,阿牛哥正躺在稻田邊的老柳樹下,靜靜地對著天空發呆。突然之間,一朵有些細長、西周長滿類似觸須,形狀像極了一條毛毛蟲的云,在他眼前出現,毛毛蟲被飛吹著,像是在天空爬行著,不知不覺就爬了很遠,風的移動并沒有改變它的樣子,整個天空便流動了起來,像是童話中那一條毛毛蟲在它的世界里自由的行走,陽光之下,折射出一種夢幻之島一般。
"哎呀,這哪是云喲!明明是那個小娃娃親從樹上抓的毛毛蟲呀!將它放到天空上,隨風飄蕩,感受自由的風。"阿牛笑呵呵地自言自語,他想象著如果能把它捉下來,不知道它會不會跑丟了,或是太多于大了,雙手捉不住它,它的觸須會不會蟄人。
這個時候,村里的一個老頑童路過,聽見阿牛的話,捋了捋胡須,慢悠悠地說:“阿牛啊,你說它是毛毛蟲,卻不知它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你看它時而在爬行在山野之中,時而又爬行在遙遠的江河湖海,隨著風不斷的爬著行,這不是像生活中四處奔波的人們嗎?多數遠行,少數歸家。”
阿牛哥揉揉了有些迷離的眼睛,看著那朵依舊慢慢爬飄蕩的云,瞬間似乎明白了老頑童的意思。
原來,天空的云告訴他,無論生活如何變幻,都要像云一樣,既能遠行,又能歸家,無論自己走多遠,都要知道回家的路;既能隨風破浪,也能包容萬里晴空,也能擁抱雨雪風霜,無論身處何處,家才是最好的歸宿,而故鄉的云,才是最美的風景。
從此以后,阿牛哥不再只是單純的欣賞天空的云,而是慢慢從從云的變換中體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學會坦然面對世事變遷,學會從容不迫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離別,學會了珍惜眼前最重要的人,能夠陪伴在身邊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事。
多年以后,阿牛哥回到家鄉,又像起來小時候那一朵“毛毛蟲”,也成了他心中一份永恒的哲理象征,陪伴他度過了無數個風輕云淡的日子。
日子再向前走,而人也隨著時間慢慢改變,原來那個單純的阿牛哥,慢慢也娶妻生子,在一個屬于他們的地方,慢慢生活著,日子里那些歡笑和淚水,就像那故鄉的云,早已隨風爬走。
回過頭一看,阿牛哥臉上的皺紋,便是毛毛蟲爬過的痕跡,不知那一天毛毛蟲掉落在他的臉上,可此時的他依舊笑得像個孩子。
用手指著天空,告訴他的孩子,看那有一條像毛毛蟲的云朵,孩子好奇的看著天空,像極了阿牛哥小時候放牛看天空的樣子,可惜這里早已沒有了那棵楊柳樹,還有村子里那個老頑童了。
云不知不覺,又飄走了,孩子嚷嚷著要買毛毛蟲的棉花糖,阿牛哥帶著孩子買棉花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