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很多的地都交給了父母,有些家庭父母年紀大了,干不動了,都知道該把地給誰種。讓朋友種植了給的就那么一點點,如何改變讓我們的地變收益高一點呢?看看國家是如何分配的吧!
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轉有何區別
土地托管是在保證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和收益權前提下,農民把自己的土地委托給供銷社或農民合作社,由該組織代替農民去管理土地、進行土地生產,土地的收成依然是農民的,農民只需支付托管費。
而土地流轉是轉租者每年給付農民一定的資金,就不在有任何關系,農作物的收成歸承包戶所有。土地流轉一定會發生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土地托管與土地流轉最大的不同是,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還能避免高流轉價格帶來的非糧化問題
土地托管的幾種模式?
目前土地托管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全程托管、勞務托管(委托全部勞務項目部分)、訂單托管(只委托某個時段的勞務項目)
土地流轉的方式有哪些
土地轉包、土地轉讓、土地出租、土地互換、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托管
土地流轉費用有多少
土地流轉費用一般為1000元/畝,具體價格應由雙方協定
土地流轉時要注意什么
1.??????簽好合同
必須簽訂合同,寫明補貼歸誰,和土地有關的補貼都要寫清楚,包括直補
2.弄清土地性質
目前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可以拿到玉米補貼,所以必須清楚土地的性質。國家有規定,荒地以及各種林地、草地等等非耕地是不能獲得玉米補貼的,在未經批準開墾的土地或者在禁止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玉米的面積,不享受玉米補貼。
3.權屬清晰無爭議
權屬清晰無爭議;交易雙方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且有流轉交易的真實意愿;流出方必須是產權權利人,或者受產權權利人委托的組織或個人;
4.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第二輪承包期的期限
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的費用較高,因此很多農民因租金問題無法實現規模化經營
2.“農地流轉”同時導致的風險轉移,若是沒有當地政府的補貼支持時,專業農民或經營主體的抗風險能力亦不強;而“農業生產托管”則將風險由雙方共擔,對專業農民或經營主體的資金壓力不大。
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原因
1.??托管費用較高
2.托管人才少、對別人不放心
土地托管要求被托管人有技術、有責任心,但是這種人比較少,而且把土地交給別人,農民自己還是不放心
3.糧食價格不穩定
最近糧食價格不穩定,玉米價格一直下跌,在加上較高的托管費,農民的收入也不會太多
土地托管的優勢
現在農村老齡化嚴重,而且農業成本較高,小規模的種植既耽誤時間,又無法獲得較高的收益
而土地托管正好解決了這部分問題,在保證農民土地所有權和種地收益的前提下,對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將農產品市場化,讓農民“種地打工兩不誤”、“增收地不丟”
土地托管后,規模化經營,耕地、農資、用工方面都能節省成本,再加上規模化種植土地整理增加的面積,托管后產量和收益都能獲得增加
不管是土地流轉還是土地托管,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當地合作社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流轉和托管。畢竟,發展規模經營并不只有土地流轉一種途徑,土地托管、聯耕聯種、土地股份合作等經營方式都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