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 ? ? 清明放假帶孩子到三明萬達,到了萬達,孩子們說好了各自要玩的戶外項目,子馨玩車輪一樣的車,子安騎大機器人。游戲結(jié)束,子安傷心的在我身上趴著流淚。
媽媽:你很傷心?
子安:恩
媽媽:機器人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玩
子安:恩,方向都不靈
媽媽:恩,方向不靈,你覺得不公平?
子安:恩,而且一點力量都沒有。
媽媽:恩,方向不靈,而且這機器人一點也不像外表看著那么威猛有力。
子安:恩恩
媽媽:它真的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酷,方向還不靈,一點也不好玩。
子安:對呀,哼
媽媽:一會我們找更有力量的游戲
然后就瞎聊了,他的情緒因為我的接納也消散了,真好。如果是以前我的態(tài)度應該是這樣的,當他趴在我身上哭的時候我就會有情緒:“干嘛哭啦?是不是因為方向不好控制啊?(因為在玩的過程中就有說過方向不好用),一個三年級的大人了不會因為這么點小事哭吧?不至于吧……你可是男子漢耶,這么一點小事就哭,說不過去哈,差不多就好了,別人看見了笑話啦……”一連串的說教故事就會上演。其實,他只是需要和自己的情緒帶一會而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