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老師說:夏蟲不可語冰,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這是崔鶯鶯寫給張生的,含蓄朦朧,去送信的紅娘一點沒看懂,但張生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小姐約他半夜過來,并為他開著門。再看這首癡心不二的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它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的好友,也是西廂記里張生的原型,是個風流好色、忘恩負義的文人,可忠貞詩一寫,不但圈粉無數,且流傳至今。他其實是剽竊了孟老夫子的創意: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還有一首撩妹詞“今夜你會不會來”,已不知其主人是誰,寫得美麗朦朧,含蓄優雅。伊人何處夢蝶?
想望因重別。
寫個帖兒隔墻去,
何時才肯來?
只怕又不在今夜,
今夜恰有月!
古代公卿大夫的功名、性命往往被掌握在君主手中,作為人臣,既要盡職盡責,獲取功名利祿,同時又要保命,免于刑戮。
用委婉文雅的語言表達理性政見,是古代一種文化傳統。
寫得好,就是錦心繡口,情懷真誠,寫得不好,就屬于阿諛溜須,有跪舔嫌疑。
丘遲,南北朝時期梁代文人,時任浙江溫州太守,有一次,他送禮給吳興太守柳惲,竟然送了一段木頭……白桐。
為何送白桐呢?
很簡單,投其所好,配其身份。白桐是做琴瑟的上好材質。
柳惲是當時很有名的雅士,琴棋醫射,無不精通,尤擅琴音。在丘遲家鄉……浙江湖州做父母官。
丘遲題詩一首,隨白桐一同贈送。那詩既把柳惲贊美恭維了一番,同時又以良木自比,提高了自己的品格。
品格如此高潔的人,都欽慕你,那你柳惲得多高潔啊!
《題琴材奉柳吳興》
邊山此嘉樹,搖影出云垂。
清心有素體,直干無曲枝。
凡耳非所別,君子特見知。
不辭去根本,造膝仰光儀。
邊山此嘉樹,搖影出云垂。好美的句子!
桐木處于山巔高處,挺拔高聳,直入云間,而且,它那么風雅,生動,似從高潔的白云里涌出的綠色云蘿,搖曳多姿,映襯藍天。
后人多以這一聯來畫寫意畫。
他寫桐樹,是從仰視的角度去寫的。
桐木樹心清白,通體素潔,孤干直上,壯立世間。這是比喻自己的君子品性和美質。(清心有素體,直干無曲枝)
白桐有此良質,做成琴瑟,自會聲韻優美,悅耳動聽。
不過,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世俗凡人,又怎能領略它的美妙?
只有懂得它的君子,才不辜負這清聲雅韻。(凡耳非所別,君子特見知。)
世間最美的遇合,無非是得遇知音,盡其美材。
最大限度挖掘自己優秀的潛質,最大限度消除自己的劣根性。
寶劍贈英雄,嘉琴配名士。
良手揚妙曲,風雅總相宜。
寫到這里,感覺這個禮物,送的好高大上。
尤其丘遲先把自個比喻的高潔不俗,既內秀,又有豐姿,然后,再說:不辭去根本,造膝仰光儀。
若能做成琴弦,橫置在您膝頭,日日仰慕您的德光風姿,即使把我砍下來離開我的根,(根指桐根,本指桐干)遠徙千里,我也是樂而不辭,說不盡的幸運和歡喜啊!
一語雙關,既是代琴材向君子致意,又表達自己對柳惲相期、相許的欽慕,高風雅興,基情滿滿!
這首小詩,只是丘遲生命中不起眼的浪花,真正讓他流芳后世的,是他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件大事。
南北朝時期,中國內戰不斷,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相繼建立了宋、齊、梁、陳四朝;在北方經歷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
那年,梁武帝蕭衍,派弟弟蕭宏討伐北魏。遇到陳伯之率隊與梁軍對抗。
這個陳伯之 …….. 實在有點亂。
他從小潑皮無賴,喜歡偷盜搶劫,憑借大膽和武功,在齊國做了大官,和丘遲是同僚,那時蕭衍也在齊國做官,還沒舉兵反齊,自立為帝。
后來,蕭衍起兵,陳伯之做為齊國擅長打仗的將軍,率兵和蕭衍對抗,蕭衍用計逼降他,陳sir.就叛變了齊國,投降了蕭衍。
這個陳伯之沒讀過什么書,從不理忠君為國、禮義廉恥那一套,是個反復無常的墻頭草。誰對自己有利,就做誰的迷弟。
他看蕭衍當時還沒啥把握當皇帝,不到一年,他就又從梁叛逃,投降了北魏。
后來,蕭衍滅齊建梁,做了皇帝,派兵討伐北魏,和陳伯之冤家路窄,對峙軍前。
梁國這邊,率兵的是蕭衍的弟弟蕭宏,這蕭宏是個娘炮,最是懼怕打仗,當時人稱“蕭娘畏敵”。
雖然他的軍隊和武器很精良,但他心里沒譜打勝仗。于是,就讓當時在軍中掌管文書的丘遲,寫封勸降信給陳。
以丘遲的文采,寫信不是問題,但要起到勸降的效果,可不那么容易。
因為迷弟陳伯之……是個粗人,不認字。
丘遲思來想去,就想了個辦法,一方面,勸降信寫得真誠感人,文辭優美,這是讓敵方的軍師看的,也是讓我方的梁武帝看的。
同時,讓送信的人給陳sir.傳口信,你若投降,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丘遲的勸降信,簡直就是百首詩歌聯袂出鏡。
馬屁與惋惜齊飛,名利和寬宥共振,再間以江南美景和銷魂美人,誘惑點綴,把我們的陳將軍蠱惑的,立時率隊歸降。
我們常說的“暮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生樹”就出自這封有名的信:《與陳伯之書》
首先,一頂大帽子,先肯定贊美陳sir.的才干,把他以前被逼迫不得不投降梁武帝,說成其立志高遠,獨具慧眼。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然后,又設身處地的惋惜陳sir.沒有主見,受身邊小人流言的蠱惑,搖擺叛逃,如今落得英雄歧路奔亡的境遇。
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接著,再盛贊梁朝的寬大政策,雖然你叛逃了,但當今皇帝圣明寬大,并沒有降罪你的家屬。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將軍家的祖墳完好無損,將軍的府邸未被傾毀,將軍的愛妾也沒有失身,依然千嬌百媚,鳳體無恙。
最后,再許與榮華富貴,打消陳sir. 的疑慮。以江南美景,和溫馨生活召喚,動之以情。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蕩氣回腸的故國之思,眷戀故土的人之常情,終于開啟了迷弟陳將軍的心扉,避免了一場生靈涂炭的罪過。
丘遲功德一場,流傳千古。
從此,江南就像一首結不了尾的長詩,任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綿延在不朽的傳奇里。
他的心,就像他家鄉湖州的筆,濃墨風流,淡墨清麗,把風景鐫刻成騰騰烈烈的心事,千般含情,萬般流轉。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
這樣的江南,誰能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