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品是得志不得意
文/林子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怒時見人品》,說得似乎很有道理。但看完之后,內心深處對開頭的故事卻頗有不同的見解。文中的清潔工阿姨雖說有點不講理,但我更愿意理解為她情緒激動時情商太低不知如何處理緊急情況而展露了不太雅觀的一面。因為我們不知道阿姨的生活狀態到底怎樣,真的不好妄下斷語。或許,她是真的很著急用錢。況且,身為鐘點工的她如何得知公司內部的規定,她沒有辦法分清真相和騙局,只能用傳統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來解決她眼中的麻煩了。
我想,生活中大多數人面對自己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時,都會表現出有異于常態的形象來。你可以說“夏蟲不可語冰”,說阿姨格局不夠,但不能由此評判她人品低。
01
我認為,人在得志時能否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更是人品的試金石。
李姐和小芬是同事,她們同在一家裝修公司,平時大家一起吃飯逛街,關系倒還不錯。
最近小芬情緒不太高,因為她一連三個星期都沒有接到單子了。而李姐剛好相反,不僅業績突出,還有客戶請客吃飯、唱k、送禮物,周末生活挺豐富。而小芬本想利用周末的時間跑幾個單子,結果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個都沒有成功。快到月底了,周一的例會里經理大力表揚了李姐,狠狠地批評了小芬。
會下,小姐妹在一旁看著眼圈紅紅的小芬,給她鼓勁兒。一個說,“哎呀,別揉,都紅了……”另一個說“又是黑眼圈,昨晚沒睡好吧……”說完遞給她一塊巧克力。還有一個拍拍小芬的肩說,“沒事的,加油加油!”
李姐從一旁走過,眼角眉梢藏不住的笑意,還特意把周末買的包包放在新衣服,邊說邊玩拉鏈上的logo。“你們看看,上星期我簽完一單后在廣百買的,好看嗎好看嗎?”眾人呵呵,對她不太理睬。她視察完后非常關心地大聲說,“呦,小芬,你眼睛怎么了,這怎么見人啊?”
姐妹們拉拉小芬的手連忙散開了,邊走邊說,沒事沒事,李姐,我們走吧,去茶水間。
聽到姐妹們說到這個情景的時候,我對這個素未謀面的李姐討厭到了極點。不管她是有心還是無意,這么神經大條地在別人面前秀自己的幸福真的是不厚道。
古語說,得志不得意。你得志時可以開心,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在親友面前秀幸福。但是在一個失意的人面前太不遮掩,就是一種不厚道。職場生活,大家壓力都大,心靈原本就很脆弱。很多時候不是幸福在比較中產生,而是痛苦在對比里愈演愈烈。
02
《呂氏春秋》曰:“通則觀其所禮。”意思是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過年時,高中同學聚會,聽大家說阿福發達了。他在西安做大理石生意,買了別墅,開著大奔,現在小日子挺滋潤的。回想年少時他一臉懵逼的樣,我先樂了。門打開,有幾個人進來了,我一眼就認出了他。雖說多年不見,但是依稀可見當年風采——土肥圓。嘻嘻哈哈的談話里,我卻有了驚人的發現。好脾氣的阿福對每一個人都是笑臉相迎,包括小妹進來問有什么需要,他也是和和氣氣地答應。
得知我是老師后,特意坐到我身邊,詢問他女兒上小學需要注意什么。言辭懇切,沒有一點老板的派頭和富豪的優越感。其實他的女兒上的是西安非常好的幼兒園,師資力量相當不錯。他把孩子的照片給我看的時候不是炫耀,眼中只有一個平凡的父親的憐愛。成功而不招搖的阿福一點都沒有變,還是我們眼中淳樸低調的阿福,別人眼中的暴發戶的跋扈與豪氣似乎不在他的氣質里。
我不禁感嘆,每一份成功都是有道理的。沒有上過大學的阿福用他的平和謙遜做到了今天的成就。人品才是最高的學歷。
03
雪中送炭見真情,錦上添花假難辨。傷口撒鹽不可取,落井下石最可恨。細節見真情,也見人品。
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人不多,錦上添花的人不少,落井下石的人要提防。而得志便猖狂的也不一定是小人,很有可能是那些掩飾不了成功的喜悅的普通人,但是這種行為也無異于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了。
《甄嬛傳》中甄嬛一生命運起起落落,但她失意時不自棄,得寵時不驕橫。不僅僅是性格使然,更重要的是人品的彰顯。所以,流朱甘心為她赴死,槿汐對她視如己出,就連太監總管蘇培盛也敬她幾分,不得不說這是甄嬛做人的成功。
一言以蔽之,做人要低調更要厚道,得志時切莫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