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三遍,保不齊還有第四遍

“天吶~甄嬛,你放過我媽吧!”

《甄嬛傳》這部2011年出品的古裝清宮情感斗爭劇,雖然只用4個半月的時間完成拍攝,卻甚得到中國媽媽心意。其每年重播率堪比《西游記》、《新白娘子傳奇》,就連80老后的小編自己也看了3遍,保不齊什么時候想燒腦的時候來個第四遍。

為啥甄嬛這么好看,小編自己簡單總結有以下3個理由:

1、迎合大眾愛看別人家熱鬧的心理。

現如今一婚一妻的情況下,“別人家”的里短家常、夫妻之道尚且是茶余飯后不可多得的談資。三個女人都能唱一臺戲,更何況皇帝家三宮六院,是非多,家事更是繁瑣、復雜、有趣呢。

2、故事重點講述女人的愛情、婚姻。

現如今,女人在生活中何止是半邊天,恨不得寄幾個兒擁有愛情和婚姻的整片天空。又要經濟、精神獨立,又要老公360度無死角體貼,關鍵還得廳堂、廚房、斗小三樣樣精通。儂,看看這一堆女人,就知道女人要的愛情、婚姻多么不易了。

3、強調3Q高的重要性。

現如今,單純靠臉的時代已然過去,現實中不乏有很多人明明可以靠臉,卻和我們這些屌絲們拼智商、拼才華、拼情商,讓屌絲們只能搬起板凳看熱鬧,屌絲到底。

吐槽歸吐槽,小編依然止不住吃泡面翻八卦的心。《甄嬛傳》可八卦的點著實多:每個人物代表的縮影、演員、音樂、拍攝地,甚至作者、導演等等。此次咱就先八卦劇終各個角色吧。

《甄嬛傳》堪稱是一部女版《三國》,分析其中角色,每個都有戲,每個人都很有看點,主角甄嬛不想分析了,沒什么好說的,一路闖關,萬人迷,EQ、IQ均高,從不愿入宮磨練到圣母皇太后。當然,其他人細細品來若有主角光環,都可成為《后宮·某某傳》,按照宮心計能力,且看網友們的刨貨。

第一位闖關成功的甄嬛(主角的分析太多,在此不作分析)

第二位是幕后全權操控大局的端妃齊月賓。

端妃絕對是一個幕后黑手,而不是世外高人。世外高人往往不諳世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清貧,或富貴,自得其樂,了無牽掛。而端妃不是。

端妃在前幾集沒有戲份,只是被人提到過兩次。一次是在各位小主入宮后第一次給皇后行跪拜大禮的時候,太監的一句:端妃娘娘抱恙,各位小主恐怕是不能見了。還有一次就是過年的時候,甄嬛踏雪尋梅那集,端妃想請御醫,華妃堅決不讓。我就在想,這是多么受氣的一個妃子啊。直到溫宜的周歲禮,端妃拖著病歪歪的身體前來參加,我們才真正見到了這位幕后高手的樣子。這個時候,還真以為端妃不諳世事,把自己的陪嫁之物給了溫宜,多么不計前嫌啊,這也為她與溫宜日后的感情做了鋪墊。就算她看甄嬛的眼神異樣,表情驚訝,也絲毫不引起別人的懷疑。可是這里之后,端妃的每一次出場,都是那么重要,要不就是洞察了世事,要不就是替人解圍。在嬛嬛被冤枉在溫宜公主的食物里下木薯粉的時候,甄嬛不能自圓其說,正在困頓的時候,端妃款款而來,替甄嬛解圍。她的每一次解圍,都可以讓人深信不疑的,因為就像她自己所說,我沒有幫她的理由。是啊,與世無爭,原來只是畏懼華妃悍威和自己身體不便的無奈之舉,如今倒成了解圍,或者置人于死地的武器。

端妃來解圍,只不過是為了拉攏甄嬛,拉攏甄嬛就是為了報仇,因為她了解皇上對純元的感情,自然知道甄嬛的位置也一樣不可替代,甚至可以超越華妃,她自己也說,有一天,她可以幫我一個大忙。這怎么可能是一個世外高人所做的事情呢?分明就是幕后黑手。富察貴人小產,甄嬛正好懷孕。所有人都在看熱鬧,只有端妃,又拖著病歪歪的身子,發現了那個脂粉盒,又夜半前來告訴甄嬛要小心應對,臨走的時候也不讓甄嬛送,她說就這樣不讓人知道我們的關系,日后才好幫你。是啊,不讓人察覺你是甄嬛一黨,又不與人爭風吃醋,自然你說什么別人就信什么了。

也是那個夜里,華妃大鬧端妃的宮殿,我們才知道,原來還有那樣一段往事,難怪華妃那樣恨她,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出端妃對皇上的感情,以端妃的聰明,不會想不到是皇上下的手,而她卻從沒跟華妃提起,對皇上的感情可見一斑啊。華妃死后,大仇得報,本來端妃人生目標達到了,后半生沒有任何意義了。可這個時候,曹貴人也死了,甄嬛將溫宜送給端妃,端妃后半生又重新有了目標,有了意義。她開始專心調理身體了,后面我們可以看出,她已不是那樣氣喘吁吁了,還可以連貫說一大段整話。在槿溪與蘇培盛出事后,她與皇上的一段對話,是救他們于水火的關鍵。在安陵容小產后,香料事件被揭發,甄嬛不好出面說這些,便由端妃來告訴皇后,還是那句經典臺詞:我沒有冤枉她的理由。香料沒有致安陵容于死地,于是又與甄嬛聯手,以舒痕膠事件扳倒了安陵容。其實華妃死后,端妃的日子是很幸福的,身體日漸好轉,又居皇貴妃之位,身邊又有個女兒陪著,不像敬妃還時時擔心有個生母會來跟自己搶女兒。直到皇上死后,端妃傷心不已,身體又不行了,端妃對皇上的感情,是正面的,沒有算計過皇上,不像華妃刁蠻,也不像皇后狠毒,只是默默的愛著,哪怕付出自己一生,我對端妃這個人持保留態度,但是她的感情,還是值得稱贊的。

第三位是深宮老手兼打胎隊隊長烏拉那拉氏宜修皇后

皇后陛下也是交出過幾次漂亮作業的人物,容在下再膜拜一下:

①? 比較出彩的一場戲就是松子貓咪導致富察貴人流產這段。這出戲的幕后總導演是皇后,刻畫出一個狠毒且小動作不斷的打胎隊隊長形象;執行導演是安陵容,這是她第一次為皇后辦事,用了她最擅長的手段——香料,完美完成了任務。最精彩的一幕是曹琴默背后推甄嬛,一石二鳥,給讓富察氏流產雙保險又打擊甄嬛,雖然沒有成功,但也加深了曹琴默這個人物形象。她聰明果斷,應變能力強,要不是最初站錯了隊,和甄嬛真是半斤八兩。而且在拍這出戲的時候,導演并沒有給曹琴默鏡頭,只是拍了她的一雙手。我也是后來倒回去看了一遍從袖子顏色才知道幕后黑手就是曹琴默,其實這個人物能在皇后的手腕下安全產下溫儀公主并養大已是很不容易了,可見其城府之深,智商比后宮那些嘰嘰喳喳,一味爭寵的女人高太多了,高,真高!

②對甄嬛第一次實行計劃生育。話說在下第一次看到這里的時候,可是深深被皇后的計謀所折服,好一招借刀殺人,好一招一箭雙雕,好一招坐收漁翁之利,絕對可以堪稱皇后黨空前絕后的一招絕妙好棋。皇后首先是利用高級臥底安陵容,借甄嬛被貓抓傷一事,送上特質的祛疤靈藥:舒痕膠,此物正是這次事件的關鍵所在,甄嬛當時對安陵容沒有一點疑心,所以對她送給自己的東西也用的放心,卻不想此物中被安陵容加了打胎利器:麝香,而這時,溫實初恰巧被皇帝委任主理清除瘟疫一事,致使甄嬛身邊唯一可以信任的保健醫生不在身邊,此可謂天助皇后也。

于是皇后便讓章太醫負責甄嬛的龍胎,而這個章太醫雖然沒有明說,但各處跡象都表明,他已經受到了皇后的控制,所以就算他知道甄嬛體內有了麝香,也沒有說出來,反而是一直說甄嬛胎像穩固,就算后來皇帝皇后離宮后,甄嬛身體不適,他也只是用心神不寧作掩飾。而此事真不可不謂天助,恰巧天逢大旱,皇帝與皇后出宮祈福,給了皇后實行陰謀一個最好的機會。

皇帝離宮后,甄嬛的胎在舒痕膠的作用下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無腦的華妃這時卻自動給皇后當了一回槍,在華妃的刁難下,甄嬛的胎終于不保,導致流產。而甄嬛完全沒有想到事情的關鍵在那盒舒痕膠上,被表象引導只以為是華妃的緣故,從此對華妃恨之入骨,不死不休。而華妃也不好過,不僅惹上了甄嬛這么個可怕的敵人,更因此惹得龍顏大怒,頗受打擊,自此皇帝對她的恩情便更淡了。這一局,結果是甄嬛和華妃兩敗俱傷,還成了死敵。至于皇后,不僅打擊了這兩個她最大的對手,還置身事外,占盡好處,真是絕妙好計。

章太醫也是條老狐貍,很聰明啊,深知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之道,此事雖然主謀是皇后,他最多只是個幫兇,但無論此事結果如何,他及時抽身而出才是唯一保命的方法。不說日后甄嬛查出真相不會饒了他,就是皇后難道會留他這么一個知道這么多內幕的人在太醫院里晃悠嗎?乘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之前,告老還鄉確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第四位是讓在下又愛又恨的曹貴人

華妃黨,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溫宜公主。心機那不是一般地深,在華妃身邊充當一個出謀劃策的軍師。如果華妃是一只兇狠的老虎,曹貴人就是鋒利的虎爪。華妃性格粗暴簡單,很多漂亮的計謀都是曹貴人的杰作,每每出手不凡,讓我暗暗佩服不已。命門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可愛的女兒,不爭皇帝的恩寵,只為女兒掙一個好前程,只是為人太過鋒芒畢露,心狠手辣可以理解,但是壞就壞在不懂掩飾。你看人家甄嬛黑化后,手段也很毒辣,但是人家就隱藏得很好,表面依然是小白兔一只,無害又無辜。我覺得曹貴人只有一個敗筆,就是皇帝在問她如何處置華妃時,她咬牙切齒地表示應該殺了華妃。話說皇帝這不是在問你的意見,而是在試探撒,應該多想想為什么偏偏問你,對舊主尚且如此毒辣,何況他人。皇帝對華妃是有感情的,你讓皇帝殺了年妃,皇帝又會怎么看你呢?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撒。

曹貴人交出來的作業還是很漂亮的:

①曹貴人從浣碧口中得知了皇帝處于甄嬛發生的事,故意挑說此事,皇帝當時假借果郡王之名,甄嬛于當時名義上還是果郡王的皇帝相會多次,以皇帝的疑心必會對甄嬛起猜忌之心,或認為甄嬛喜歡的是虛擬的果郡王,而不是他這個皇帝。曹貴人挑撥地很成功啊,給跪了!

②設計讓甄嬛跳驚鴻舞。主要這驚鴻舞曾是純元皇后的杰作,曾經一舞動天下。如若甄嬛跳得不好,自然貽笑大方,就是跳得好了,也是和純元跳得一樣好,又是對先皇后的大不敬。此中程度拿捏可是極端,曹貴人設計此計可是破費心思,此外還有一個連環局,就算嬛嬛僥幸闖關成功,藏在后面的第二重目的——讓華妃吟誦《樓東賦》對皇帝直訴衷腸,以此觸動皇帝心中的愧疚與憐惜。真狠,真毒,果然是讓在下佩服得緊的高手啊。

第四位是全劇心理最怪異的安陵容

我覺得這個人真的擔得起BT這個詞。看到她最后死的獨白,終于懂了,她最愛的人是甄嬛啊!她的一生只為甄嬛綻放。皇帝算個毛線。皇帝愛不愛她她不是很在意,她在意的是皇帝的榮寵讓她和甄嬛的距離拉近了。所以甄嬛第一次失寵,她得寵了,她全劇難得地雀躍了“姐姐也有今天,我和姐姐的距離拉近了一步”。安陵容巴巴搞死余氏喃喃自語:“我要讓姐姐知道,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姐姐”她又雀躍地跑去邀功,沒想到把甄嬛推得更遠了。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能和甄嬛平起平坐,她的心意大概是姐姐的眼睛里要有我,不是俯視我,憐憫我,而是真的把我放在心上,所以最后那么恨地指責甄嬛:你的心里從來都沒有我!我覺得安陵容對萬人迷甄嬛要求真的太高了!人家受得了皇上,攻得來皇弟,御姐眉莊、蘿莉淳兒、癡情漢溫實初盡收麾下。總有那么多人在甄嬛的周圍來來去去,安陵容心太大了,她對甄嬛的要求甄嬛永遠無法給她,強烈的心理落差導致了精神畸變,這就是有多深的愛就有多深的恨撒!

所以眉莊必須死,只有眉莊死了,她甄嬛才會最傷心。安陵容說,我看到姐姐那么傷心,我真的好開心。安陵容又雀躍了,她一雀躍就有人要倒霉。

安陵容倒向皇后助紂為虐是遲早的問題,但是有幾個事情加速了這種轉變。首先是首次殺人干掉余氏后眉莊說了她心狠,興高采烈地去邀功沒想到人家卻不領情,心理落差太大。然后是安父被查辦,眉莊為求自保,暫且觀望的態度讓安小鳥覺得所謂的友情不過如此,甄嬛在皇帝面前求情使安父獲重審,該死的又讓皇后鉆了空子頂了功勞,小鳥更是覺得友情遠沒有抱皇后大腿來得可靠。

還有一點浣碧對小鳥的敵意絕對是催化劑,甄嬛有一點做得不是太好的就是總是在怕小鳥生氣后給她送上一堆寶貝,而不是真的解開小鳥心里的疙瘩,物質上的給予更是讓置身于一群官二代的小鳥更加自卑。安小鳥得寵后趕緊送了兩件皇帝賞的好衣服給甄嬛,悲劇的,居然讓小鳥看到浣碧這婢子穿著這些好衣服在招搖。

另外,小鳥的寶貝侍女寶娟明顯是皇后的特工撒,告訴皇后小鳥在扎紙人,挑唆小鳥和甄嬛、眉莊的矛盾,給小鳥喝毒藥,小鳥的生存環境真的是很惡劣啊!什么樣的屬下最賣命?顯然是小鳥這樣無依無靠的人,于是小鳥被收編了!

安陵容是典型的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人,現實生活中還是繞道而走,敬而遠之的好。

第五位是保全家族意圖掌控中宮的烏拉氏成壁太后

這位太后可謂是在全劇中都是一個慈祥也顧及烏拉那拉和烏雅氏家族的女人,但細細品來,這位太后也是一位闖關成功的角色。從她年輕時候從宮女一舉成為太后,保全兒子皇位,為了兒子自己親手殺掉青梅竹馬隆科多可以看出她的狠毒與自私。

在劇中,這位烏雅氏太后反復強調的一點就是家族的后位不容有失,從此一點來說,個人非常敬重她作為一個女人對家族命運的高瞻遠矚與深重責任感。甄嬛與眉莊有此情結,但相較于太后卻是顯得輕淺了些。臣女是守成之心,而著明黃色的皇家太后同是守成之心,守的卻是大清的另一半天下:女性皇權的血統。這種思想的高度,從而奠定了她行事所具有的大局觀與智慧。

與帝王血統當然也是皇權血脈斗爭緊密相關的幾個系統:妃嬪、太醫院、宮女系、太監系以皇帝的恩寵為核心元素結為各個利益陣營,以妃嬪為主要牽線人在后宮聯合前朝母家唱了一出又一出。然而太后卻通過控制太醫院、宮女系與太監系將所有的演出操控于心。

宜修為烏拉那拉氏的庶出女兒,在雍王府為側室福晉。她和姐姐純元都是太后當年控制王府后院的雙品牌戰略。鑒于宜修因其庶出身份,很容易守不住王府福晉的正室寶座,太后將純元接進府中,以純元的正室出身順理成章地守住未來可能出現的皇后寶座。當然王爺與純元一見傾心夫妻情深是意外更是太后盼望的結果,只是沒有想到會引來宜修的系列復仇。

皇位之爭中,太后通過隆科多、敦親王,通過年氏兄妹牢牢掌握奪宮的主動權,從而避免了將命運交給老邁帝王的被動局面并最終成功奪嫡,雍正母子二人對年妃的明著放縱暗藏打擊的策略著實叫人佩服。為了牽制年氏一族,雍正母子不惜拿自己的骨肉“當人質”,將歡宜香賜給年妃作為專寵之物,只是年妃終身不孕。

皇帝在鏟除年氏一族及其黨羽后,開始著手處置年氏同黨、自己的舅舅、皇太后昔日的舊情人隆科多盡管皇太后不同意皇帝的做法,但為保護兒子的江山社稷,她舍棄了自己的愛情,親自密訪隆科多騙其喝下毒酒,親手毒死愛人。

皇太后最高明之處還在于其臨死前,預見皇后宜修的后位終不保,為了保住家族的榮耀,她太后立下遺詔讓皇帝永不廢后。洞悉身后事,卻無法保千年。她精心一世的局,卻最終被甄嬛破掉。

第六位是這個小小的(實則大智的)欣常在呂盈風

這是網友們最欣賞的人物之一。奇葩一朵,說普通吧,在宮里也算老資格了,有象征皇帝恩寵的封號,但位分又低得不能在低,和淳兒一起,兩個常在被一個答應欺負,還被關到慎刑司,連我一個看官都替她害臊。再然后,還被一個空有美貌,毫無腦子的祺貴人做了主位娘娘,在她頭上作威作福,真是窩囊。但又能說她不普通,每次晉封,雖然都是熬日子熬出來的,但卻是非常穩當,除了偶爾妃嬪集會的時候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打打醬油,從來不招惹人,沒人關注她,也就沒人記恨她,皇帝還能時不時小半年去恩寵一下。如果不是她本性如此,那此人的心智堪比甄嬛和端妃啊。是最后僅有幾位得到善終的妃嬪之一。在宮斗中沒有贏家,如果有也是那些能活到自然死的人,光是這個結果就足以證明她不簡單。

我覺得這個欣常在其實非常聰明,她的聰明不是小聰明,都是著眼大局、可稱大智若愚。跟甄嬛相比,甄嬛屬于大局、小局都處理得非常好的人,沖鋒陷陣、無往不利。但欣常在對自己的認知很徹底,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位置在哪里,適合做什么,每次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她前期游走在皇后與華妃之間,兩不得罪,也不站隊,不被當槍使,也不會被成為別人的打擊對象,低調地隱藏自己。但她又很好地同潛力股甄嬛交好,在甄嬛低潮的時候別人都落井下石,她卻能做到不失禮數,交好但不刻意,真是太聰明了。甄嬛二進宮,見識到了甄嬛奇跡般的三起三落后,又果斷地投到了甄嬛這一方,關鍵時候對皇后、安陵容、祺嬪來幾下神補刀,這是她對形勢的判斷力和決斷力的表現。高人啊!

第七位是萬人仰慕的眉莊眉姐姐

眉姐姐一開始就是幾派力量要整的對象,因為她出身于高干家庭,長得好、身材好、脾氣好,又深受婆婆的喜愛,她的級別也是同期進宮同事中最高的。進宮以后皇帝又讓學著協理六宮,一開始眉姐姐也是鉚著勁頭地工作,政績就是緊縮宮中開支,這下好了,得罪人了!

眉姐姐的明敵是華妃集團、暗敵是皇后集團,中間還夾雜著同期新人和落魄老人的嫉妒,她不倒霉誰倒霉?她是最先倒霉的,而且那一跤跌得太狠。將眉姐姐和甄嬛一對比,就能看出為什么悲劇的是眉姐姐,而不是甄嬛了:

①甄嬛更懂得藏才,眉姐姐志得意滿地在暢談工作方法時,甄嬛只說不懂,自己只會安靜地喝茶,話說甄嬛是真的不懂么?眉姐姐地位不高,根基不穩,協理后宮這件事上還是用力過猛了,實誠人啊!小鳥邀功那段眉姐姐說得有點多,看看嬛嬛,人家啥不知道,就揣在肚子里,啥都不說。

②不夠警覺。劉畚跟她攀老鄉,給她帶了家鄉xx店的點心,xx店明明已經早就關閉,劉畚勉強地圓了過去,試問,如果是甄嬛,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這中間的來由挖清楚的。

③太過剛烈。看透皇帝的薄情后,寧可枝頭抱香死,試問這樣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大丈夫能屈能伸乃真正法器撒,看看嬛嬛。

這個不是腹黑型,所以也沒什么好說的。和溫實初的感情戲,怎么說,覺得溫實初最愛的還是甄嬛,自宮以求能留在甄嬛身邊,還能說什么好呢,千萬不要質疑我們實初哥哥的癡情。

第八位是人氣很旺、也深得人心的華妃年世蘭

華妃明艷動人,嬌俏可愛,時不時來個小傲嬌小野蠻,皇帝還是蠻受用的。不僅皇帝受用,觀眾們也挺受用的。最喜歡她早上起床的時候,穿個大紅的小睡衣,配上傲嬌的小眼神、傲嬌地托托發髻。可惜情商和智商都不夠,隊友只有曹貴人堪當大任,還把曹貴人的寶貝女兒攥在手里時不時虐待一下,這不是自毀長城么。和哥哥年羹堯是一個繩上的螞蚱,可惜這個哥哥除了會打仗情商更低,打仗打得功高震主,偏不懂自制,在皇帝面前從不把自己當外人,我勒個去,皇帝床邊豈容他人酣睡,果斷被皇帝咔嚓!華妃的人氣是很高的,真小人遠遠比皇后這個偽君子來得可愛些,雖然都是明刀明槍著來的,可她有權有勢就要害你,你即使知道了又怎么躲得了?比如甄嬛受罰跪那一回,她明知道華妃找茬還不是一樣要低頭?

華妃也是比較可憐的,皇帝和皇后在甄嬛懷孕的時候出宮是有點意思的,皇帝明知道華妃不會消停,可還是帶上皇后一起出宮了,偏偏這時候太后又在病著,吃準了華妃的脾氣和性格,就是讓她囂張、讓她整人、讓她出錯,讓大家都來告她的狀。這是典型的釣魚執法撒!有一個細節,皇帝在出宮前來看甄嬛,交代甄嬛千萬小心,不要跟華妃來硬的。甄嬛聽了皇帝的話,但卻沒有完全領悟。華妃做人就如她所說的一般,非要活的轟轟烈烈才好,這樣的心理也造就了她火爆簡單的性格,華妃還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干什么事都喜歡用別人全家性命做要挾,是個恐怖分子式的人物。

順便說一句,華妃治理六宮的方式就是“你不服,我就打到你服”,試看華妃的這一句“必定鐵腕鐵拳鐵石心腸,重刑之下誰還敢罔顧法紀”,您真的太生猛、太粗暴了!圣賢教導我們“不要四面出擊,樹敵太多,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我們的華妃偏偏四面出擊,誰都要搞一下,賞夏冬春一丈紅,諷刺一下齊妃、刺激一下年老色衰的皇后等等,都得罪光了,誰還跟你幫襯著呢?

第九位便是慈母心腸的敬妃馮若昭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敬妃謹小慎微,不得罪眾人,雖為三妃之一,但還是在得看華妃的眼色,不得罪眾人,也不與人結仇,不爭寵,最后成為了整個宮廷笑到最后的幾個贏家之一。端莊溫婉,內斂淡薄。她用自己的忍換來了前半生的平穩生活,用自己的聰明識人換來了后半生的安然穩度。她善良有謀略,甄嬛后期的翻身除了外掛瑾汐姑姑和溫太醫外的幫助外,敬妃與端妃的扶持也功不可沒。

她是皇上為了克制華妃年氏一族而用的棋子,可見敬妃還是有幾分家世的。但是玄凌對其并無愛意,有的只是敬意,而敬妃也不像端妃、貞妃那樣對玄凌癡情,她只是過著自己的日子,什么恩寵,榮華富貴,她從來不在乎。

敬妃本來一心一意幫著甄嬛,可是甄嬛再度風光回宮后,敬妃徹徹底底的慌了,她害怕甄嬛把朧月從她身邊奪走,因而一時鬼迷心竅,竟向皇后揭發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之事,妄想鏟除甄嬛的心腹槿汐。

后來甄嬛產下雙生子后,與敬妃長談了一次,決定讓敬妃照顧朧月帝姬到其出嫁,最終兩人冰釋前嫌。其實敬妃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朧月,可謂慈母情深!

相較起端妃,敬妃對甄嬛更多的是義氣,只是經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在電視劇中揭發三阿哥喜歡瑛貴人等等事。而端妃對甄嬛的只是利用,想利用甄嬛扳倒華妃,甚至是皇后,所以說,在甄嬛心中,還是看重敬妃一點,聰明若甄嬛,她怎能不知端妃心里的小九九。

第十位是集苦叉和二叉于一身的齊妃

皇后黨,育有皇三子,在皇后這個喪心病狂的打胎隊長的手下能生下皇子,而且還能幸運長大,我覺得是有原因,就是皇后當年故意讓她生下來,就是想好了有朝一日能鳩占鵲巢。她刻薄卻沒有心機,笨笨的,不是那種家庭主婦笨得可愛的笨,而是傻笨,壞壞地笨。思想簡單又輕信他人,所以被人利用卻不自知。她的世界里只有丈夫和兒子,卻不懂得取悅丈夫,使丈夫對她厭煩;愛兒子,教育卻很愚昧,所以調教的兒子也如她一般不聰明,四阿哥給他挖個坑直接跳了。在這部劇里的嬪妃中要數誰最二,齊妃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齊妃這種智商,遇上皇后這種陰毒狡詐的人,完全沒有反抗的余地。縱觀齊妃的人生,全程都是被皇后當成提線木偶般操縱,可悲的是,齊妃竟然一直都沒有察覺出來皇后的用心和對她的歹意,還傻乎乎的以為皇后是對她好,傻乎乎地覺得皇后會保全她,卻不知她所依附的是宮里最可怕的儈子手。

這個真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典型例子,活活被自己二死的。

到此先說這十位宮斗主要角色吧,其他的像馴獸師寧嬪、只有美貌幼稚年輕的祺嬪(皇后黨)、二貨宮女余氏、可憐的第一謝幕者麗嬪(華妃黨)等等,都是宮斗的陪葬品,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

其他配角(就不排序了)

浣碧

安陵容一樣,丫鬟身子、小姐的心。一開始瞄準皇帝,趕明兒果親王愛上了甄嬛她也趕趟似的粘上了果親王,為了榮華富貴出賣過甄嬛,家宴時為了逼果親王娶她故意在皇帝面前抖落果親王的小荷包,使得叔嫂戀差點曝光。不是很喜歡,但是演員本身演得還不錯。

流朱

為了甄嬛死了,撞上刀口的時候在下流了幾滴淚,話說果親王掛的時候我也沒哭,很純粹,跟浣碧一比,真是高下立判。

崔謹汐

甄嬛的掌事宮女,是甄嬛繼癡情又憨厚的溫太醫又一外掛,工作能力太強了,強到讓我懷疑為什么這么出色的一個人會來到偏僻的碎玉軒服侍一個新人,我猜想是端妃的人。首先,剪窗花這個主意是崔謹汐想出來的,小允子剪了甄嬛的小像姑姑的眼神很值得玩味,還攛掇甄嬛將小像掛到倚梅園的樹枝上去。倚梅園對于皇帝和純元的意義謹汐作為服侍過純元的人不會不知道,如果不是設計好的,我真想不出別的解釋。

果親王允禮

說實在的不是很喜歡果親王這個人,尤其是甄嬛二進宮后每次碰上果親王他都無組織無紀律地、當皇帝是死了似的盯著甄嬛看,毫不掩飾。不知道是不是覺得皇帝還不夠多疑,說實話,他要是收斂點,搞不好他就不用死了。但是有些東西還是可以總結一下的,尤其是為什么溫實初和果親王,甄嬛會跟果親王在一起。溫實初就是壞在一個“實”上,只會傻傻地對甄嬛好,照顧甄嬛。所以當果親王在甘露寺給甄嬛帶來朧月、眉姐姐和敬妃的畫像,并讓甄嬛給朧月做衣服的時候,我就知道實初哥哥是完全沒希望了撒,這叫什么?這叫“懂你”!實初愛著甄嬛,而忽略了甄嬛現在心里最重要的人是朧月,甄嬛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得到她的心不僅僅要體貼、多才多藝更重要的是要跟她在心靈上產生共鳴。

實初哥哥還有一個敗筆,讓我看出這個穩重的人兒在這個問題實在是魯莽的狠。誤傳果親王掛了后,他第一反應不是安慰甄嬛,而是急著讓甄嬛從了他,我只能說,騷年,你還是太年輕撒。

四阿哥

歷史控不要跟我爭辯劇中的弘歷跟歷史中如何云泥之別。這里只談劇中的四阿哥。這個四阿哥小時候就是小狐貍一條,后經過甄嬛這個老狐貍額娘的言傳身教很是領略了一些帝王之道。從他第一次和甄嬛的相遇小狐貍本性就可見一斑。他父皇不喜歡他,他硬是北京的桑拿天下一直跪在父皇的屋外,一看甄嬛過來,趕緊拍拍屁股,屁顛屁顛向甄嬛跑過來,說了一句“見過莞貴人,兒臣知道莞貴人是皇阿瑪最喜歡的人,我見著也分外親切,不知皇阿瑪是不是不喜歡兒臣,皇阿瑪一直不讓兒臣向他請安。”他基本見不到父皇,甄嬛就更不用說了,別人也不待見他,但是他連誰是父皇的寵妃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再看他接下來說“能當上父皇的寵妃必是不簡單的人,兒臣敬佩像莞貴人這樣有勇有謀的人”看看這話,讓人聽著多么舒服。這里我就可以看出小狐貍對信息的搜集能力和搭訕的功力是十分深厚的,抱大腿也是不抱則已,一抱即準的狠角色。

后來小狐貍給三阿哥挖坑,也是經過甄嬛的指點的,甄嬛當時說的是“有三阿哥在,皇后將來必有依靠”,說完意味深長地看著四阿哥,我們的小狐貍很好的領會了老狐貍的指導思想,出色地坑了阿三。真是孺子可教。

題外話,從對待一開始極度不受寵的四阿哥的態度上,甄嬛、皇后和敬妃的大局觀就高下立判了。剪秋一開始讓皇后撫養小狐貍,皇后認為此人不祥,想也沒想就槍斃了這個想法,如果聽了剪秋的話,可能這部劇就是《后宮宜修傳》了。敬妃,看到甄嬛與小四很親近,提醒她不要跟這個不得寵的皇子在一起,以免沾了晦氣,甄嬛只是嘴上答了是,心里還是不以為然了。我想老狐貍當時是敏銳地嗅到了小狐貍不俗的覺悟撒。

這部劇不像大多數電視劇,壞人就在臉上寫滿了“我是惡人”這幾個字,一開始便將壞事做盡,好人就是布滿人性光輝的圣父或是圣母。這部劇里面的人物很飽滿,壞人的身上也會閃爍出些許人性的光輝。

比如華妃,她不把宮女太監的命當命,隨便殺了小福子,或者直接拉到角落杖斃。但是最后她窮途末路時,說了一句“周寧海如果熬不住酷刑,為了活命,供出本宮所做之事,本宮也不怪他”,好一個敢做敢當,皇后一比就鬼鬼祟祟起來。

雍正皇帝

片臨劇終,甄嬛對皇上說她不及皇上殘殺手足之毒的十分之一,可見這是最終甄嬛對皇上的評價。既然皇上背負這個罪名,我們好好回顧一下皇上殘殺手足這一事件。

想必甄嬛所謂的手足是十七爺,皇上所殺之,無非因他對熹貴妃的私情,若不論十七爺的身份,皇上殺之則不為過,可偏偏他是皇上的手足,加上甄嬛與王爺有那段情緣,甄嬛恨皇上是理所當然,皇上也是深愛甄嬛才會下此毒手。很多人都說皇上狠毒、多疑、薄情,我不這樣認為。從戲中可發現皇上的狠毒都是有他自己的理由,他為了保他江山便不讓年妃生育,作為皇上他的角色當然與普通人不同,他的理性必然大于他的情感。若不是年妃作惡多端,皇上也不會把她逼上絕路,可見皇上還是戀舊情的。他殺察貴人也是因為她心狠毒,所以皇上狠但不毒。是明君而非昏君。對甄嬛的愛也不是錯愛。多疑,我認為這是很多有為者的共性,他處在一個特殊的角色,不得不防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要他不是毫無理由的多疑甚至造成大錯都不為過。薄情,劇中很多娘娘都說皇上薄情,是的,皇上的情感無法平分給每一位嬪妃,他對自己的愛人甄嬛很多情感,對毒婦于冷宮,對心地善良但又無法給于情感的嬪妃們地位,皇上已經盡力了。他并沒有辜負善良的人。

陳建斌把皇帝的高深莫測、神鬼難辨演得還是挺好的。挺贊同皇帝的部分做法和想法的,作為皇帝當然江山社稷比個人的愛情重要,能保百姓安樂國家富強,犧牲小我當然是值得的。只不過他不該處處留情讓好幾個女人愛上他,更不該愛上別人,導致最后幾乎所有人都卷入悲劇。封建皇帝,自幼接受封建制度熏陶,接受滿蒙所謂貴族教育,根本不把自己以外的人當成平等的“人”看,他若是對他人好,那便是施恩,他若看人不順眼,把人殺了也有理。如果從頭論起,皇帝本身何嘗不是受害者呢。

除了皇帝親口承認的對華妃有感情,覺得皇帝最后是愛上了甄嬛的,不是單單的也對甄嬛有感情。4月19甄嬛生日那天他在小鳥處悶悶不樂、生病昏迷時也念著“嬛嬛”,只是他心里不愿承認,他認為這是對純元的背叛。甄嬛作為第二個能帶給他安慰的女人走進了他的心里,他害怕他堅硬的心被撕開一道口子。只能說這段美好的感情在他自己的猜忌和疑心中斷送。

劇中明線暗線錯綜復雜,認真挖掘一個眼神、一句漫不經心的話便會暗嘆“居然會是這樣!”

人物分析到底為止,下一起和大家聊聊劇中的哪些音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15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10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8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47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30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7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7評論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1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