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薦:
每日一歌――趙雷《成都》
每日一影――滕華濤《等風(fēng)來》
? ?開始記錄的第五十四天。
? 舟車勞頓的一天。莫名其妙的等待中……
? ?關(guān)于趙雷,最早聽到的應(yīng)該是他的《南方姑娘》,當(dāng)時便驚嘆他的聲音所散發(fā)出的魅力,直到最近再次聽到《成都》,不由得想起了上次去成都時的情景,錦里、武侯祠、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乃至周邊被摩肩接踵的人群快擠成肉餅的樂山大佛、峨眉山,好似每一個地方都在吸引你再次駐留,還記得張藝謀曾說成都是一所來了便不想離開的城市,便真的還想再去成都的街頭走一走。而關(guān)于民謠,從趙照的《當(dāng)你老了》、《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曬太陽》到宋冬野的《安河橋》、《董小姐》,馬頔的《南山南》、《時間里的》,再到趙雷的《南方姑娘》、《成都》、《理想》,民謠在這個喧囂浮躁的似乎得以發(fā)展了,有人說趙雷走紅不是民謠的勝利而是低成本優(yōu)勢的勝利,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匱乏,給創(chuàng)作型歌手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九零后的成長,給這類清新接地氣的作品,提供了一大批聽眾;網(wǎng)絡(luò)支付的便捷,酒吧文化的興旺,讓歌手可以獲得收益;還有,城市化加速帶來的焦慮感,讓人們愿意在民謠作品描摹的風(fēng)花雪月出走流浪中尋找慰藉。所有這一切,都推動了民謠的爆發(fā)。但民謠爆發(fā),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民謠從創(chuàng)作到推廣,都是低成本的,市場選擇民謠作為流行音樂再度崛起的突破口,就是因為它的低成本優(yōu)勢。然而無論是否如此我們都不可否認(rèn)的是當(dāng)趙雷和他的《成都》在某個時代的夜晚,唱出了一個時代的憂傷與溫暖,也讓許多人在趙雷的成都故事里,聽出了自己的故事。 趙雷終于紅了,因為在一個越來越不抒情的年代,我們更需要趙雷和他溫暖的《成都》,可還是有人說,不明白趙雷憑什么紅?那些簡單的旋律和清淡的歌詞,也不過是唱些了無新意的理想、生存和姑娘罷了。比起宋冬野,他的歌似乎缺乏對歲月的總結(jié),而相對李志,他又不夠文藝,總之,就是太平凡了。可是平凡,或許正是我們愛趙雷的理由。無論堅持或沉淪于生活,心里都有一個叫理想的東西不時刺痛著我們,就像趙雷唱的那樣:“理想永遠(yuǎn)都年輕,你讓我倔強的反抗著命運,你讓我變得蒼白,卻依然天真的相信花兒會再次開放……”可能有人根本沒到過成都,可“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jìn)褲兜”的場景,卻是每個人都熟悉的,這件事,在成都、在重慶,在拉薩,在麗江,或者在世界上任何一個不知名的小鎮(zhèn)上,感受都是一樣的。 我們每個人的個體經(jīng)歷中都有種叫情懷的東西,只不過趙雷把我們的山和大海與人山人海那些故事,都寫成了歌。在聽到歌的那一刻我們想,啊,原來每個人的人生沒有那么多不同。愛情啊生活啊,真的不過如此。只不過,我們都長大了,趙雷卻似乎始終活在少年時,成年世界的臟沒有感染他的歌,他唱出的,依然是這個世間最美好的部分。越是在一個現(xiàn)實麻木缺乏深情的時代,吃瓜群眾越需要在“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把手揣進(jìn)褲兜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的憂傷民謠中,撫慰自己失落的情感和疲憊的靈魂。說到底,原來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里,走心的音樂,還是可以打動人的。何況趙雷的歌里,藏著一個純真年代。
? ? ?給生活一種平靜、淡然的生活定位,不要把生活活成一場患得患失的煎熬,理解那句老話: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 ? 加油吧!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