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楊木在女兒的陪同下回到了闊別三十八年的常德老家。改革開放的風潮,讓村子煥然一新。他慢慢地走過故土,一股濃烈的鄉(xiāng)愁襲來。他興奮地跟女兒說,這是哪兒,那是哪兒……
這天,他獨自一人站在村子的石橋上,撫摸欄桿上斑駁的小獅子,原本空白的橋上,寫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橋上來來往往的是一些扛著大包小包的男女,他們大都趕往縣城,然后搭乘去深圳的汽車,俗稱下海。千萬人的涌入,讓一個新興的特區(qū)活力無限。
他一邊在感慨大陸的巨變,一邊在等待微微。
今天早上,女兒看他對著鏡子梳了很久的頭發(fā),笑嘻嘻地說,哎呦!這是什么日子啊?
與微微見面的日子,他似乎有點緊張,早餐沒吃幾口就出門了。很多年沒有這種感覺了。
三十八前,楊木響應蔣介石“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計劃,毅然加入其中,沒想到當兵沒多久,就被帶往臺灣,日日夜夜駐守金門。
那天,在基隆港下船,他朝常德的方向,望了好久,好久……
微微也沒有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守候一輩子。她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過著平淡卻充實的生活。
親戚跟她說,楊木來了。這讓她平靜的生活卷起了一絲漣漪。他們遂約定在橋上見面。
三十八年前,他們天天牽著手從橋上走過,看流水潺潺,看夕陽西下,有時候,幾只鳥兒落在石頭雕刻的小獅子上,四處張望,分外有趣。
他遠遠的看到了她,雖然年華老去,皺紋爬上了臉頰,但看起來精氣神十足。
打聲招呼后,兩個人像從前一樣,過了橋,來到村口的大樹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正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原本,兩個人以為會在村子里終老的。
虞兮虞兮奈若何!時代的巨輪,碾壓了個人的悲歡離合。
其實,見或者不見,兩個人的關(guān)系不會有任何進展。滄桑的幾十年后,翩翩少年變?yōu)椴铰嫩橎堑睦夏辏话涯昙o了,還說什么愛情呢?!只不過是一了心愿罷了。雖然剛剛分開時,牽掛,不舍,每天期待有重逢的一天。但是,漸漸的明了,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對生活沒有絲毫幫助。
楊木對微微的思念像一枚小小的郵票,載滿了柔情蜜意,卻無法越過海峽。
他們總是聚少離多,如兩岸。
兩個老人站在蒼老的大樹下,從中午呆到黃昏,然后各自回去。
“一切都過去了,往事只能回味。”兩個老人一起苦笑。
說完,微微先回去了,兒子和兒媳正在忙著張羅飯菜。她對著窗口瞭望,若有所思。而楊木則在原地,他從兜里掏出一根煙,點燃它,煙霧斷斷續(xù)續(xù),纏繞著,像一段破碎的往事。
???{??y8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