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峨眉山月歌》
文/楊樂生
? ? ? 《峨眉山月歌》是詩仙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是一首淺顯易懂的直白詩,意境就是懷鄉、思友。盡管一些專家、學者不惜篇幅,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地考證、賞析,對詩中牽涉的地名不厭其煩地爭論,生拉活扯地硬套,本尊仍覺得純屬畫蛇添足,指鹿為馬。
? ? ? 一輩子讀此詩,不知是生性愚鈍,還是想象力不豐富,一直悟不出花里胡哨的解釋。
? ? ? 本尊認為:? ? ? ? ? ? ? ?
? ? ? 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秋”道出了出游的時令,“月”道出了出游的時間。“秋”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
? ? ? 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與首句對應,“影”當然是月。關鍵是對“平羌江”的理解。有人解釋,“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市市中區入岷江。”
? ? ? ? 有人解釋,“平羌
,樂山縣入岷江。”有人解釋,“平羌江,是岷江流經青神縣漢陽壩至樂山城東一段水路的古稱。”
? ? ? 這兩個解釋似乎不錯,問題是,李白從成都出發,路經樂山下三峽,在交通不便的當時,逆流上青衣江干嗎?第二個解釋也不能自圓其說,先不說“古稱”之說的出處,匆匆而過的青年(約25歲)李白,隨感而發寫一首小詩,那有閑心去翻古籍?本尊的理解是,“平羌江”——指岷江流經樂山(平羌)一帶的江面。
? ? ? 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我認為“清溪”不是地名。有人說“清溪”即清溪驛,屬犍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理由一,犍為清水溪(注意,清溪是地名辦為簡單省事,將原地名縮稱為之。同理的還有石板溪,簡稱為石溪。)地處岷江支流馬邊河畔,不是正水路,李白不可能也無必要逆流繞進去!
理由二,“清溪”是清水溪今天的簡稱,古人李白是不可能未來先知的。
? ? ? 樂小清溪驛之說也站不住腳。據民國《樂山縣志》,唐時清溪驛即今樂山上游之板橋溪,但此說缺乏古籍支撐。
? ? ? 本尊的看法是,“清溪”,清清的溪水。
“向三峽”,向三峽駛去。三峽,肯定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決不會指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小三峽。理由是,身處小三峽(樂山上游)怎么會再向三峽呢?
? ? 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更是直白明朗。“思君”,不管思誰,反正是人是友。至于“渝州”,同峨眉山一樣,明白無誤。
2022.6.9于樂山高北門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