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忽然說,我想回來讀書了。對此我有點懵,好突然。
女兒是小學5年級下半學期送到鄰近城市的一所國際學校讀書的。
選擇了國內課程,和體制內學校相比就是加強了英語。周五接回,下周一大早送過去。
當時也是頂著各種反對去的。因為女兒自己也喜歡,哈利波特那樣的學校建筑,哪個孩子會不喜歡呢?
那么,當時為何送?
女兒在本地最好的小學最好的班。然而本地初中的壓力像石頭一樣壓著我。
各種關于未來初中的可怕傳說:
1.每天作業奇多,孩子往往要12點以后睡覺。到初三,老師會公開說,凌晨兩點睡很正常
2.據說老師按分數排位置,低分在后高分往前
3.老師從來都以分數為衡量標準,對中下學生各種諷刺挖苦
以上種種都有當事人為證,不得不信啊。
當然,如果孩子是學霸,就不會有以上煩惱。但問題是,學霸年年有,偏生非我家啊。
為了給孩子一個愉快的青春期,就把丫頭送國際學校了。
競爭無所不在,我們當時的設想就是提前送,就有把握通過學校的初中入學考試。
女兒很棒,果然在該校提前錄取考試中,一鳴驚人,出乎意料的居然考取了。
全家喜悅!實現了小學轉學過去的初衷,皆大歡喜。
然而問題無處不在。
這所學校真的就比本地初中好嗎?我的女兒在本地初中真的就無法生存嗎?
要知道,本市教育全國知名。
人的煩惱,很多時候,真是自找。
如果,丫頭確實差,那我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讓她初中上國際學校了。
可是這一年多,她開始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讓人感覺即使是在殘酷的本地初中,她也可以很好的生存。
那么問題也許就應該放長遠一點,她是應該本科去留學還是研究生時出去呢?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一個對自我有要求的女孩子,是應該本科出去讀書還是研究生再出去?
如果是本科出去,國際高中和體制內高中,究竟哪類學校更容易申請?
不少在國外讀本科的孩子反映說,國際高中出去的孩子自律性基本沒有普高的強。
所以——
孩子應該上國際學校還是普通學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