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陰影,好像就不會是開心的事。童年陰影應該是五花八門,但它毫無意外地都影響了一個人整個童年甚至整個人生。
前幾天跟同事閑聊,聊到我從四年級就開始在學校住讀,一個星期回一次家,同事覺得很驚奇,但是我說我妹妹從學前班就在學校住讀,她讀一年級時,我上初中了,她開始一個人住讀的生涯,每每提到這件事,我妹總會沉默,我想這大概是她的童年陰影吧。
小時候總覺得學校到家的距離就是二萬五千里長征,曲曲折折無盡的盤山小路,有同伴還好,一路嘻嘻哈哈,很快就可以到家,沒有同伴,路上就是無盡的孤獨。盡管一個星期才走兩次,依然不覺得是多么快樂的旅程。尤其是上學的時候,每次離家都十分艱難。我們的小村子里本身就沒有多少人,跟我和妹妹同齡的孩子更少。一個人跋山涉水去上學,我和她的體會應該是比較多的。我稍微大點,已經學會克制,但每次離家上學都有一種煩躁感,所以我更加難以想象我妹妹的情緒是怎樣。但在我記憶里,很多時候,她都是流著淚去上學的。一度跟媽講她不想去上學,寧愿陪家里的大花狗去田地里守莊稼免得野豬偷吃,也不愿一個人住在學校。這個小故事多次被媽媽拿出來講,我開始聽著是笑,笑著笑著又覺得心酸,甚至濕了眼眶,對比現在,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住在學校上課,自己淘米在大食堂蒸飯,自己安排好五天的食宿,也許是現在大多數的孩子無法想象的吧。
其實當時有許多家長在學校周圍租房子住,照顧孩子上學,但當時沒有條件這樣做,后來有機會也由于種種原因放棄了。所以我妹從一開始上學就住讀,直到現在上大學更是如此,從以前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到一個月回家一次再到半學期回家一次最后到一學期回家一次。這樣的上學生涯造就了她獨立的個性,但也導致她十分戀家。好像我們家人都是她的軟肋,爸爸出遠門打工她會流眼淚,我上高中時每次去上學她也會掉眼淚。只要涉及家人,她的淚點意外的低,有時候眼淚更是突如其來。我已經覺得自己很感性了,但與她相比,我真的是甘拜下風。她對生活的瑣碎十分敏銳,從來都是執著于生活的各種細節。
回憶我們整個的上學生涯,我真的十分討厭夏天,因為我怕走路的時候碰到蛇,因此夏天去上學的時候,走之前媽就會給我找個小棍子,走路的時候用小棍子揮一揮,蛇就會嚇跑。喜歡上雨天,因為爸媽不放心我們雨天上學,就會送我們去。也不怎么喜歡冬天,路上的蕭條只會增加上學的孤獨感。
喜歡放假呆在家里,因為為了迎接放假,家里會準備許多我們愛吃的菜,還有愜意的懶覺。也喜歡學校,因為學校有許多小伙伴。所以童年陰影只剩那條家到學校崎嶇又漫長的小路了。而現在這條路越來越遠,怎么走也走不回去了。我好像已經不再覺得是童年陰影了,我也希望我妹想到這個童年陰影的時候,不再覺得它是不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