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刷了一小時(此處僅為虛指)吐槽君及微信毒雞湯。主要是女性之友的這類,比如“女人要怎樣怎樣”,“賤人都怎樣怎樣”……
……
yy小說戳人之處不就是:他人都不如我,偏還要撩我瞧不起我;能人偉人都寵我,但我心里自有個獨一份的白月光。(其實都是幻覺,誰沒事專盯著你瞧不起?一個兩個一群都是?不過這種“欲揚先抑”會給人一種“安全”的虛榮感,即本認為虛榮是不道德的,卻一方面通過“欲揚先抑”使自己的虛榮“無害”地釋放出來——不是我想現是你們逼的;另一方面加倍鄙視虛榮者到吹毛求疵零容忍程度)
又何嘗不是一種物化。
包括“什么什么行為是沒教養”“上流社會這樣生活”,甚至“考這幾個證說明你是有為青年”
都是物化他人,更重要也禁錮物化了自己。
每次沒考好特苦悶時候喜歡看傳記,看他人成功的“規律”。但現在覺得,重要的是不管何時何情景…我就是摔得再慘,下一秒我也沒有怨言沒有懷疑地站起來。因為相信自己啊,更勝于成功學規律~我就是獨一的我,我固有的價值與潛力,所以我可以控制自己,我可以隨時改變航向,而非我的學歷,我的經歷,我的證書,他人的評語所能判定的。1.他們沒有像我這樣和自己24小時零距離相處,影響我想法與決策的那些細節是別人不了解的。2.他們那么喜歡評價別人不如擺攤算命去好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