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看到這么一則故事,故事發生在古代,如果嫂嫂(假設她不會游泳)掉進河里,小叔子(假設他會游泳)該不該救?救,于禮不和,不救,就是不仁義。有人回答(最優解),救,非常態非常處理。好像問題解決了。
? ? ? ? 但我卻很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即使發生,那也只是小概率時間。古代鄰水人家不會水性的可能不大。如果沒有大的災難,一般都不會遷徙。其次,古代家庭,一個人對于家庭的重要性,還是很重的,失去一個家人家庭可能會分崩離析。其三,古代真的很守禮嗎?程朱理學盛行時“存天理滅人性”只是教導人要克制私欲,而不是教導人“滅人命”。
? ? ? ?那么這個故事為何會經久不衰?嫂嫂和小叔子,水滸到底有多憎惡女性——女人都不是好東西。提起古代,就是封建迷信。雖說我們證明古代很多錯誤的事情,其實在古代那是科學,而我們的科學,在未來也有部分會變成迷信。科學是最接近真實和真理的不斷試錯。科學是在一個大的范圍,慢慢向最優解靠攏的過程。
? ? ? 古代人識字率低,但人們的文化傳承是口口相傳,雖然效率低了點,但并非是非不分。受教育程度雖然是少部分,但少部分的少部分思想確實超前,而且每個時代都有類似現象,少部分人的精彩變成所有人精彩。我理解的古代人其實是淳樸且剽悍的,詩經古詩用方言傳唱試試。
? ? ? ?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里,你會救哪個?現在又開始想老媽養育之恩,老婆的知遇之恩……
? ? ? ?最優解:是救最近的一個。稍微猶豫水就會把兩個人都沖走。如果是淺水,都不用救,自己都能爬上來。同樣非常態非常處理。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實踐指導理論,而一個理論學家出現是非常不容易的。理論能指導實踐,還得看是誰來執行。這個問題還有一個爆點,老媽和老婆,一個男人生命中的兩個女人。
? ? ? ? 安全常識:飛機墜落,假設媽媽(或爸爸)帶著孩子,這時應該先救自己還是救孩子?救自己好像不顧骨肉情深,救孩子好像自己都被感動了。
? ? ? 最優解是先救自己再救孩子。自救才有可能救孩子,而先救孩子,大人被困,孩子的存活率幾乎不可能。又遇到一個坑,父子或母子關系。
? ? ? 我們都很喜歡沖突和刺激感官直覺的故事,問題,安全常識等。當墨菲定律成立時,用理論指導實踐,就是真的迂腐了。在三個救不救中,我用的例子都是比較誅心的。為什么呢?
? ? ? ?吸引讀者閱讀興趣。我們無時無刻判斷人和事,用的都是刻板印象,例如中國人怎樣,外國人怎樣;北咸南甜;西安人比較有文化底蘊……你怎樣,她怎樣……
? ? ? 簡單的標簽分類是為了方便,如果事事標簽分類,會刻板所有印象,從而失去很多妙趣。定期洗腦,才能保證腦袋不會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