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本人微信公眾號:自動化測試
得慢性腸炎已經很久了,一直沒好好吃藥,也沒找有經驗的醫生看一下,僅僅以藥店和社區醫院的工作人員的醫療知識來治療慢性腸炎。
因為這個原因,我堅持的十個月的健身并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體重只增長了十斤。說起來還是很慚愧的,別人健身了一個月放棄了,沒有長肌肉,我是堅持了健身,卻沒有明顯長肌肉。這種情況可以歸為:戰術上的勤奮,戰略上的懶惰。
在這要告誡讀者的是千萬別不把這樣的小事放在心上,慢性腸炎時間久了會發展成癌癥,最終小病拖成大病。如果生病了并且在藥店買的藥效果不好,這個時候一定要找更專業的醫生,找專業的醫生雖然會比藥店多花點錢,卻可以很快把病治好。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找專業的醫生是物超所值的。
最后我終于告別了藥店,告別了社區醫院,選擇了一個二甲醫院。我是周一上午去的醫院,坐公交花了四十分鐘。來到醫院我徹底震驚了,還沒進入醫院的西醫大廳就已經聽到了各種喧囂聲。進去之后才發現喧囂聲是這些到處排隊的人群發出的,有的在機器旁邊排隊掛號,有的在人工咨詢窗口焦急等待,有的在大廳的休息區坐著。從人口密集度來看,只稍遜于周末南京步行街上的人群,兩者的本質差別是一個在看病,一個在游玩。等到我老了之后,是不是也要經常去醫院,這樣的場景太可怕了,以后一定多努力不要來醫院。
對于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在醫院看到這么多的人,也許是我很少去醫院的緣故,我確實不知道每天來醫院看病的人有這么多。驚訝之余,冷靜了一下,我還是想到了反差極大的一個現象,每天去健身房的人在一定時間段內也就那么三四十人,而此時西醫大廳的人數至少在200人,這還不包括醫院的其他場所。平時不注意身體,等到生病了就到醫院來看病,花了錢還給自己找罪受,同樣這句話也是在說我自己。
不過我也是健身房的常客,健身房的前臺,健身教練,以及經常去健身房的顧客都混得臉熟了。我之所以得慢性腸炎是因為在我決定健身之后的半個月的某一天不小心吃了一顆壞掉的桃子,晚上突發急性腸胃炎,自此留下的后遺癥。
在這之后我認真刨析了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平時還算比較注意飲食衛生,葷素搭配也比較合理,經常會買些水果,不過我經常會想不起來吃這些水果,放了很久之后,水果就有可能腐爛了,肉眼不一定能看到腐爛的跡象,如果吃下去的話,就有可能吃壞肚子。現在我已經能經常想起來要吃水果了(慚愧啊),如果發現水果壞掉了就把水果扔了。
有人說有的水果壞掉了也是可以吃的,比如蘋果壞了,可以把壞掉的削掉,然后吃剩下的。我覺得這樣不好,只壞了一點點像黃豆那么大小,削掉吃剩下的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整個蘋果已經壞了超過四分之一,那還是直接扔了吧。表面上看你吃了剩下的是沒有腐爛的,仔細想想在初中的時候學得生物知識,就可以發現問題沒有這么簡單,沒有壞掉的地方,雖然肉眼看不到腐爛,但是可能已經有細菌大量繁殖了,還是不吃為好。
扯了這么多,還有一件事,也是跟健康有關的,也不跑題。在健身房的十個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在健身房混得臉熟的人也就那么十幾個人,其他人要么是剛辦的健身卡,要么是辦了卡之后只是很少去,基本都不認識。這也說明了一件事,辦健身卡的時候,想的很好,在心里暗暗發誓,既然花了錢了,以后每周去三次健身房。想法很好,開始的時候還可以堅持,十幾天之后就是一周一次了,再過兩個月就是半個月一次了,然后一年的健身卡過期之后,數了一下去了不超過十五次。
作為一個持續健身十個月,達到健身入門級的我來說,還是有一點資格給各位沒入門的讀者一點小小的建議。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先不要去健身房了,有那個閑錢還不如到三亞、云南、上海去看看,或者辦個護照、港澳臺通行證去國外或者港澳臺看看,比辦健身卡給自己一點表面的心里安慰強多了。不辦健身卡,你也可以在戶外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比如跑步,跳繩等,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改變了再去健身房。
最后祝各位讀者都能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少去醫院。
關于健身的內容感覺還有很多要寫的,像健身方式、動作、利弊、怎樣持續健身等,這些等以后再寫,今天先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