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開始學習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并用這種方式來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又有一種更貼切實際的意義。在閱讀過程中,我也會因本書所教的方法來調整自己的閱讀方式。
? ? ? ?新的閱讀之旅正式開始……
第一章《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 ? ? 現代人有很多獲得知識和信息的的途徑,比如:閱讀、收音機、電視機、網絡……但"知識"并不一定是"理解"的先決條件,"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這件事相關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資訊與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
? ? ? 這就如同在做思維導圖筆記時,我們只需記錄主要的內容,對于幫助理解內容而羅列的若干個例子,則不必記錄。
? ? ? 一、主動閱讀
? ? ? ?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探索力越強,效果就越好、獲得也越多。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運用適當的技巧。(這也是為什么我在閱讀《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書籍時,很難理出其中的關系和提取關鍵詞的原因,也是讓我意識到必須認真學習閱讀方法的迫切理由之一。)
? ? ? ?二、閱讀的目標:為獲得資訊而讀 VS 為求得理解而讀
? ? ? 第一種:為獲得咨詢而讀
? ? ? 書中的道理都明白,作者只是將我與他共同了解的東西傳達出來。作者與閱讀者的水平旗鼓相當。這類讀物能增加咨詢,卻不能增進理解力。如:閱讀報紙、雜志、微信公眾號、網絡媒體信息……
? ? ?第二種:為求得理解而讀
? ? ?書中的內容讓我了解到,我并不理解書中內容,通過閱讀和思考,我將習得一些能夠增進我理解的知識面的東西。作者的水平比閱讀者高,作者表達的東西,能增進閱讀者的理解力。
? ? ? 閱讀時會有三種情況:1.向理解書中內容的人、書請教和求助;2.決定停止閱讀。3.不借助任何外力,只憑著內心的力量,慢慢閱讀和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晰的理解為止。(第3種情況才是真正的在閱讀)
? ? ? 以下兩種狀況下,我們會為了增進理解而閱讀:
? ? ? ?1.一開始時不相同的理解程度。對一本書的理解能力,作者一定比讀者更"高桿"。
? ? ? 2.閱讀者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客服到一定程度之內。
? ? ?三、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學習 VS 自我發現型學習
? ? ?學習分兩種:吸收咨詢——只知道某件事情發生了。理解新知識——去理解和弄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發生,與其他事實有何關聯,有什么類似情況,同類的差異在哪里 ……除了懂得作者所說的話,還要明白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 ? ?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
? ? ? 第一種:指導型學習
? ? ? 被引導式學習:一個人用語言或者文字教導另外一個人。(要旁人幫助)
? ? ? 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醫生和病人,老師和學生。
? ? ? 第二種:自我發現型學習
? ? ? 經由研究、調查或在無人指導的狀況下,自己深思熟慮的一種學習過程。(沒有老師指導)
? ? ? 兩者差異在于——使用的教材
? ? ? 指導型學習——立足于傳達給學習者的訊息。依照書寫或口頭的教導,進行閱讀或傾聽的學習。
? ? ? 自我發現型學習——立足于學習者自我或世界。
? ? ? 思考存在于以上兩種學習中。
? ? ? 四、老師的出席與缺席
? ? ? 老師出席——傾聽時。可當面、重復提問,得到簡單問題的答案,省下思考時間。但如果需要理解深層復雜的解釋,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 ? ? ?老師缺席——閱讀時。提問只能由自己思考分析后,才會在書本上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