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進行時,回憶自己的高考,2010年,還是七年前的事了。
七年,時光仿佛和你開了一個玩笑,如梭流過。
是啊,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憶苦思甜,不意間發覺自己竟想回到過去,回到那個單純如雪的時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 的 青春 我 做主
為了高考,我們一直在奔跑,千軍萬馬,翻山越嶺般在知識叢林前行,我們的青春,就在這十二年得到了最勵志的詮釋,為了心中理想的校園不斷奮斗。對,這就是屬于我們的青春。而結果是得意還是失意,我想已經不那么重要。
有其他的聲音會說,我們用了太多的時間去讀書,錯過了屬于自己大好的青春時光,可我覺得這樣的青春很值得,這樣的青春換來的,是我們逐夢的那份堅持,拼搏的那份毅力,還有那些同窗情誼···我的青春我做主。
最近一部叫《羞恥》(SKAM)的挪威劇很火,據說為了拍這部劇,導演采訪了當地100多名中學生。這部劇很真實的反映了挪威高中生的生活,早早就放學,各種bus爬梯(幾乎每周五都會在bus里開party)、聚會,多民族多宗教的融合包容、同性自由戀愛等等,在學生們的世界里早早就會經歷愛情,宗教的包容,社團經營等等。他們的青春,相對來說,更加豐富,體驗到了在我們看來很少體驗的事情,
后來想想,這就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相較而言,只是他們的青春更早地發掘了自我的個性,“放飛自我”,更多地經歷了友情愛情。而我們則是更多地選擇了理想的追求,是的,這些都是青春,都是我們各自對青春的詮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誰 的 青春 不 迷茫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會去尋找屬于自己生命的意義,人生的角色。誰又是天生就知道自己該往哪兒走的呢?說說我自己吧,當年高中選文理,聽了“大多數”人的建議選擇了“男生肯定應該讀”的理科,而選之前自己是猶豫的,可不知從哪兒來的“勇氣”說要自己挑戰自己一把(現在想來自己還是天真了),于是走上了理科路。事實證明,所謂的男生應該讀理科當然不成立,實際證明,當時選好文理對今后發展的重要性。
是啊,誰的青春不迷茫呢~但,這就是青春啊~
現在的我從事著建筑行業,由于實在無法體現自身優勢,去年開始,自己毅然決定重拾喜歡英語,學習翻譯,考取人事部翻譯資格。從小喜歡藝術的我想,語言不也是一門藝術嗎?既然決定了,趁年輕,學吧~喜歡音樂,于是報名爵士鼓班,既然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在我看來,人生的終極奧義,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一起過一生。而興趣所在能成為賺錢的本事,自然再好不過。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愿我們都能找到自己所愛,朝著理想同行。
和你們一起在路上的MSA
(M是音樂,S是運動,A代表藝術,皆我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