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得承認,我花了一個通宵的時間重溫了《紙牌屋》第一季不是沒有原因的,正常的這個時間我或者是在感悟生死輪回,或者是在體驗莊周夢蝶,或者是在回憶往生,雖然前一篇文字里我提過要研究一下這部陰謀論集大成者的美劇巨制,但是應該沒有任何力量改變我這個時段的習慣,當然,凡事皆有例外,比如我心情非常LOW的時候,不是普通的非常,而是非常非常。
應該說,2016年3月16日是我入職以來最為黑暗的一天,在這一天,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手培育的項目,如同絢爛的枝葉上馬上就要開花結果的時候,被人笑容可掬的輕輕的,脆生生的給掐斷了。如果這個人真的是有意如此,或者說,是隱含著某種陰謀論在其中的話,我其實也沒有什么可說的,最可悲的是,這是一個和我目標相同,并且非常希望開花結果的人,他用他的自以為是真正的詮釋了那句,“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經典語句。
于是,我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呆呆的看著窗外,平生第一次主動地用英語造了一個句子,Build a thing needs to pay how much effor but destroy it just a few moves。我將其翻譯為構建一個事物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而摧毀它,只需要幾個動作。
再三的商量和懇請換來的只是懷疑的眼神和顧左右而言他的不著邊際和鐵石心腸,我欲哭無淚,郁悶的無以復加,和大部分職場人一樣,這種事情沒法對任何人說,說了別人也不懂,或者說,也不關心,只能是啞巴吃黃連,于是也就順理成章的換來了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于是《紙牌屋》第一季成了我用以宣泄的樹洞。
這世間總是會有很多美麗的相遇的,比如這晚我與《紙牌屋》第一季的相遇,我只想說,感謝有你。
雖然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作品了,但是究其一貫所保持的高水準,我還是忍不住下筆寫點我的感受。
按照我的理解,《紙牌屋》的第一季是一部關于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兩個男人我認為是男主角弗蘭克和可憐的棋子羅素,而那個女人,不是克萊爾,雖然在這一季里她已經鋒芒畢露,如甄嬛小主剛剛入宮時眼角處的寒光畢露,但是大部分時間她都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政客太太,而夫妻兩人的矛盾甚至克萊爾的出軌表示兩人之間的矛盾最終將無可調和,但這只是埋下了伏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隨后征服世界,這就是《紙牌屋》四季的總結吧。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我的想法是,把這三個人單獨拿出來,說說我的感受。OK,Iady first 。
一、關于佐伊
第一季的女主角當然是克萊爾,但是筆墨卻主要放在了佐伊身上,就是那個為了上位不惜色誘男豬腳并最終得逞的小巧女記者。說句實話,作為同行,我對她這個角色的感覺非常奇怪,換言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角色。
以我對美國同行的了解,像佐伊這樣為了獲取新聞而出賣肉體的情況是否存在呢?當然是存在的,這有時候往往是為什么是你而不是她(他)能夠站在這個地方能夠獲取到特定信息的關鍵所在,這里我就想起了郭德綱相聲里說的,“我們這個行業里有個不好的現象,就是很多女演員為了上戲和導演睡覺,我很生氣啊。于大爺接到,“因為您正直?!边@時候老郭的包袱抖出來了,“因為這個行里女導演太少了,讓我們這些男演員怎么辦?!?/p>
佐伊的做法你用節操,用操守,用墮落這樣的字眼來描述都顯得太膚淺了,她其實佐證了那句“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歌詞,就像比爾蓋茨在自己的成功學故事里絕對不會講到他的母親是IBM的高管,而王石在成功傳記里當然會宣揚自己的第一桶金是來自從東北運往深圳的一車皮一車皮的玉米,從而來說明自己發現機會的能力,只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父親是鐵道局的領導,所以才能盤活那時候如此緊俏的鐵道資源。
一個離開父母獨自來到華盛頓闖蕩的俏村姑,你讓她靠什么,憑什么去獲得很多人憑長期關系都打不開的那些狡猾的政客的嘴呢?程門立雪?懸梁刺股?三顧茅廬?come on ,對于這個姑娘來說,這都是些看客的扯淡而已。
從美國對于記者的要求和經典條文里,需要他們無限的接近真實,想盡辦法獲得更多的素材來佐證的自己的事實和觀點,卻沒有一條寫到,你不能去賣肉去獲取信息。換言之,你可以利用各種只要不違法的手段去獲得信息。好吧,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尋租空間吧。
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偏,我換一種方式來闡釋這段信息,從記者的天職來說,就是獲取信息,無盡的貼近真相,那么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甚至不惜出賣肉體,我如果說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神圣程度已經到了可以為藝術獻身的程度你會打我嗎?
二、關于羅素。
我必須說,那個夜晚,如果沒有羅素的存在,我也許會繼續執拗的鉆著牛角尖不能自拔。
感謝羅素這個人物的存在,感謝紙牌屋的編劇們沒有讓他成功,并且讓他悲慘的死去,這種血淋淋的情節深深地讓我懂得,童話里都是騙人的,自認為只要享受過了煉獄般的過程就可以升入天堂的想法,只不過是因為你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地獄。
其實不僅僅童話都是騙人,有的時候連歷史都是騙人的,何況那些所謂的勵志小說和傳記呢?
尋遍歷史的所有角落其實只有兩個字,“成”和“敗”,四個字,成王敗寇。
過程重要嘛?重要!但是也非常的不重要,因為無論是你自己還是其他人,別人只會看到和關注你的結果,至于過程......我可以假惺惺的流幾滴眼淚,可是去死吧,你的事關我毛事。
他出身貧苦,是個癮君子又是色鬼,他離了婚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他卻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議員,這本身就說明了他的能力,本身就是美國夢的成功典型。
但是,他失敗了,而且死了。很多人將他的悲劇歸結為弗蘭克的利用,當然,他不過就是一個棋子,問題在于,誰不是棋子呢?弗蘭克不是嗎?什么?你問我,弗蘭克是誰的棋子?首先他是總統的棋子,然后是??乒I的棋子,如果你知道后面的情節,那他還是自己妻子的棋子,拗口嘛?只不過在這個棋盤上,棋子的地位是可以改變的,前提是,你想要如何改變。
在我看來,其實早在他第一次出場酒駕嫖娼被抓的時候,他就應該消失掉了,是弗蘭克救了他賦予他參選州長的歷程和印記,延續了他的政治生命,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應該感謝弗蘭克。羅素的悲劇或遲或早,完全可以歸結為無間道的那句經典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我必須指出,這句宿命論般的臺詞其實也可以貫穿所有陰謀論的影視作品。
他有能力,卻沒有意志力,他有雄心,卻沒有承受力,他試圖崛起,卻管不住自己的欲望,讓弱點肆意的暴露在外面,最終成為了活靶子。他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悲劇而生的。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看著沉淪,然后看到希望,然后再被打翻在地,然后繼續起來戰斗,取得一點點成績,又失望,峰回路轉,再進一步就可以更好,失敗,徹底的失敗,死亡??粗?,看著他笑,我也跟著像神經病一樣的又哭又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奮斗的精神,看到了執著的品質,也看到了糾葛的欲望,我看到了他,也看到了自己。
這就是人,不是嗎?
三、關于弗蘭克。
弗蘭克將在繼續的三季中繼續陪伴我,我也許會給他專門寫一篇,這里都不詳述了,只是想解釋一下為什么他會成為我的大愛。
因為他愛玩游戲,因為他在地下室有自己的游戲室。
編劇的這個設定簡直是酷斃了,愛你們!
誰說愛玩游戲的就是不務正業?誰說愛玩游戲的就一事無成?誰說愛玩游戲的就不能當總統?
《紙牌屋》告訴我們,去你的清規戒律,事無絕對!
(本文版權歸“世新說”所有,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