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泂酌》是《詩經(jīng)·大雅》里的一篇,講的是為官怎樣做才能得到下屬的愛戴,語言淺濕,道理深刻。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泂,遠(yuǎn)。酌,舀。行潦,路邊的積水。挹,也是舀的意思。豈弟,通愷悌,本義為和樂平易,引深為恩德廣大。餴(fen),蒸。饎(chi),泛指酒食。濯,清洗。罍,酒器。攸,所。歸,歸附。溉,通概,一種盛酒的漆器。塈,休息。
詩的第一章大意是說:(有德行的君子)把那遙遠(yuǎn)的路邊積水給大家運(yùn)過來,然后又注入到各家各戶的小水缸里,讓每一戶人家都可以用這水蒸米、做酒。這德行廣大的君子啊,你就是我們老百姓的親生父母!
第二章和第三章完全的同形反復(fù),只是把老百姓用水“餴饎”分別換成“濯罍”、“濯溉”,突出這水的用途多樣而廣泛,暗指君子為百姓想的周全。而老百姓的贊嘆也更加的真摯和深刻:
(有德行的君子)把那遙遠(yuǎn)的路邊積水給大家運(yùn)過來,然后又注入到各家各戶的小水缸里,讓每一戶人家都可以用這水來洗酒壺。這德行廣大的君子啊,你就是我們老百姓的身心歸宿!
(有德行的君子)把那遙遠(yuǎn)的路邊積水給大家運(yùn)過來,然后又注入到各家各戶的小水缸里,讓每一戶人家都可以用這水來洗酒盤。這德行廣大的君子啊,你就是我們老百姓的靈魂休息地兒!
為官者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把水從遙遠(yuǎn)的地方弄過來分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做飯、洗滌以便生活,事情是不大,但老百姓就會記得,因?yàn)槟汴P(guān)心的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東西。官員這樣做了,老百姓自然會視官會為再生父母、身心的依靠我歸宿。反之,如果當(dāng)官的不是以方便百姓為己任,而是動輒就和百姓爭利,那后果就會相反了!
有鑒于此,則,官,無論大小,均要以此為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