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吃青菜一樣,從小就被老爸教育要多吃茄子。小時候家里種的,紫色長條茄子居多,這種對軟化血管,對胃炎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現在市場上也有賣需要去皮的圓茄子,做法會比較“北方”一點,去皮切滾刀塊裹上淀粉成地三鮮的配菜,亦或者切長條做燒茄子、茄子燒長豆角,處理方式都是以油炸為主,所以我們外食的時候但凡有茄子的菜都是油汪汪的,讓人又愛又恨。
盡管茄子素來有愛“吃油”的說法,但自己在家做的時候,處理茄子就盡量讓這道菜能夠更加清爽。
選三條長光滑飽滿的茄子,兩個青椒。
茄子削成滾刀塊,放一盆清水,放入茄子泡半個小時。
這道茄子清爽不油膩的關鍵就在這里,讓茄子泡水,茄子內的軟綿組織充分的吸飽水,這樣在炒的時候就不那么愛吸油了。
網上比較多做法是把茄子切好后撒上鹽,腌出水后,去水后炒,炒的時候太干再“點水”,這樣茄子會熟得很快,但是個人感覺不夠水潤。
青椒、蒜、辣椒切好備用。
開火,放油,將辣椒、蒜炒香后放入青椒。
青椒兩分熟后放入茄子,繼續翻炒。
炒制茄子綿軟后加鹽,起鍋裝盤即可。旁邊是溢出來的水呢,沒有很油的感覺。
整體來說,茄子飽含水分,因為沒有去皮,所以裹上油膜后外皮顯得油光發亮,但總體不油膩。口味稍重的童靴可以加入一勺豆瓣醬提味,是一道很下飯的家常菜呢。
希望你吃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