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家庭,始于陪伴,
陷于教育,忠于三觀。」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維維朗讀音頻
◆?◆?◆
文 |?朱侃侃
來源:朱侃侃(ID:zjmaz77)
近日刷屏的新聞:知名物理學家霍金過世。
許多人,都在朋友圈表達了哀悼,稱“那個離外星人最近的地球人走了”。
卻很少有人想到,走的不僅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父親。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家庭了:
霍金在20多歲時,就患上漸凍癥。整天坐在輪椅上,不能陪伴孩子嬉戲,更談不上管教。甚至和家人的日常對話,都只能依靠一個“儀器”來進行。
但這個家庭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
女兒,拿過科普小說大獎。大兒子,很早就到微軟公司總部工作。小兒子,是樂高市場部的BOSS。
霍金一生受盡病痛折磨,卻幽默、有堅強活下去的勇氣,不斷進擊。
這種熱愛與三觀,自然會悄然轉變為孩子的品行,和不對生活妥協的力量。
你的三觀里,其實藏著孩子20歲后的樣子。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響?
底下有個答案,我記憶至今。
“20多歲時,當我發現,我抱怨的內容、語氣、神態,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奈。”
另一個回答者說:
父母從小就斤斤計較,對自己哭窮。
她以為自己家里揭不開鍋,突然有一天,父母卻告訴她,家里買了新房。
在這種假裝很窮的環境里,她過得非常壓抑,還很自卑。
成年后,和男友吃飯,她說,“這杯西瓜汁很好喝”,男友開玩笑地回答:“15塊一杯呢。”她竟然以為男友計較請客的錢,憤怒地摔出錢包。
是的。父母的三觀,從來都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傳染,會對孩子言傳身教。
每一個孩子,在成年后,都會或多或少變成你的樣子。
年前,成都的“摔狗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成都姑娘小吳的狗狗走丟,被一個30多歲的女子領走。這名中年女子,始終不肯還狗。她干脆把狗狗從六樓摔死。
但真可怕的事情,不是摔狗,而是警察走進家門,發現她5歲的女兒,一臉漠然地在喝水。
絲毫沒有對母親摔狗的害怕,沒有對小動物的憐憫。
這個5歲小女孩,將來又會變成什么樣?
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但如果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很難說,她將來就會成為一個足夠善良的人。
智商是一種天賦,品行卻很可能是一種遺傳。
你三觀正確理性,成年后的孩子,才會善良且強大,溫柔且獨立。
讀過一篇引發巨大爭議的文章。
名字叫《我沒要求父母年薪百萬,父母憑什么要求我考第一》。
說的是,一個10歲的孩子,考試成績第一,奧數、圍棋、滑輪都很棒,英語口語也很棒。
但他瞧不起自己的親生父母,指責家里沒什么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同學都拿iPhone7,自己卻只有兒童手表。
這種質問,當然站不住腳。因為父母的年薪和家庭的收入,是多種因素決定的。
其中包含的道理,卻值得反思:雖然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好的父母,一定是上進的,一定是內心強大、不斷精進、用力生活的。
如果你自己都在混日子,你有什么底氣,要求孩子有抱負?
如果你自己輕易就被生活打垮,你又怎能要求,孩子不放棄?
?
?
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觀。
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什么樣的人。未來,在他真正懂得的時候,他會對你有愛,也有尊敬。
不要去做那個渾渾噩噩的人,因為那是你對孩子的誤導;不要去做那個每天無所事事的人,你的放縱,也是對孩子的傷害。
三流的父母,培養不出一流的孩子。努力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出類拔萃。
最好的親子關系,不是讓孩子獨自起跑,而是你們共同上進,彼此成就。
?
作者/朱侃侃
編輯/朱侃侃
文章來源|朱侃侃,一間治愈心病的房子,有溫度的文字,治愈每個流浪的心靈,傾聽你的每一個故事。公眾號:朱侃侃(id:zjmaz77)
? ? ? ? ? ? ? ? ? ? ? ? ? ? ? ??
我只想帶著三月的風
微微醉在你心上
走時別忘了點個贊
我就當是你的吻了~
?